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5 | 下载123

目的:报道1例儿童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揭示儿童情绪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1例抑郁症儿童,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发病前成绩优秀,做事认真,爱好绘画.于半年前出现情绪低落症状,后沉迷于网络游戏,感觉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感到自己非常倒霉,死了比活着好,拒绝与任何人来往,近日焦虑恐惧情绪加重,伤人毁物.躯体检查无异常发现,精神检查:仪态整洁,被动接触,情绪低落、易激惹.拒绝叙述内心体验,讨厌学习,讨厌父亲,最烦的是没有人理解自己,不愿意说话,有过死的想法和自伤及伤人行为,自知力缺乏.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符合儿童抑郁症的诊断.治疗的策略采取综合性心理治疗,首先采用绘画意象等整合调节患儿抑郁情绪,然后利用行为疗法调节患儿人际过敏情绪;再次运用亲情拓展游戏即家庭治疗,重建家庭和谐,改善亲子关系;最后通过能力训练和自信心训练提高儿童的社交技巧加深儿童自我认知,重建自信.心理咨询12次,50~60min/次,主要观察患儿综合心理治疗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并于半年后进行复查.结果:①绘画房-树-人心理测试结果说明患儿有严重的抑郁情绪.②经过意象对话技术、音乐疗法及行为疗法训练,患儿的抑郁情绪明显好转,人际过敏情绪得到了调节.在家庭治疗中,通

作者:苏朝霞;王学义;李玉霞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4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5 | 下载:123
作者:
苏朝霞;王学义;李玉霞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44期
标签:
抑郁症 儿童 情绪障碍 心理疗法 亲子关系
目的:报道1例儿童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揭示儿童情绪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1例抑郁症儿童,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发病前成绩优秀,做事认真,爱好绘画.于半年前出现情绪低落症状,后沉迷于网络游戏,感觉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感到自己非常倒霉,死了比活着好,拒绝与任何人来往,近日焦虑恐惧情绪加重,伤人毁物.躯体检查无异常发现,精神检查:仪态整洁,被动接触,情绪低落、易激惹.拒绝叙述内心体验,讨厌学习,讨厌父亲,最烦的是没有人理解自己,不愿意说话,有过死的想法和自伤及伤人行为,自知力缺乏.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符合儿童抑郁症的诊断.治疗的策略采取综合性心理治疗,首先采用绘画意象等整合调节患儿抑郁情绪,然后利用行为疗法调节患儿人际过敏情绪;再次运用亲情拓展游戏即家庭治疗,重建家庭和谐,改善亲子关系;最后通过能力训练和自信心训练提高儿童的社交技巧加深儿童自我认知,重建自信.心理咨询12次,50~60min/次,主要观察患儿综合心理治疗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并于半年后进行复查.结果:①绘画房-树-人心理测试结果说明患儿有严重的抑郁情绪.②经过意象对话技术、音乐疗法及行为疗法训练,患儿的抑郁情绪明显好转,人际过敏情绪得到了调节.在家庭治疗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