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2 | 下载12

目的:观察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的分布和含量变化,分析P物质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中心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完成.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糖尿病组(n=20).糖尿病组大鼠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8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72 h后尾静脉采血测血糖,血糖≥16.7 mmol/L为成功模型.两组大鼠饲养6周后脱臼处死,计算无张力下胃肠推进率,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P物质在大鼠结肠组织内的表达,以及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mRNA的表达.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①P物质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大鼠结肠组织的肌间丛、黏膜下丛.②胃肠推进率:糖尿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0.784 9±0.072 2,0.861 9±0.048 1,P<0.001).③结肠P物质阳性细胞面积:糖尿病组近端和远端结肠肌间丛均小于正常对照组[(3.25±0.36)×104,(3.50±0.42)×104μm2;(3.26±0.34)×104,(3.47±0.26)×104μm2,P<0.01,0.05],而黏膜下丛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④P物质mRNA表达(SP/GAPDH):糖尿病组近端、远端

作者:许新芳;林琳;陈娟;张红杰;林征;王美峰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2 | 下载:12
作者:
许新芳;林琳;陈娟;张红杰;林征;王美峰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4期
标签:
糖尿病 疾病模型,动物 P物质 胃肠活动
目的:观察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的分布和含量变化,分析P物质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中心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完成.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糖尿病组(n=20).糖尿病组大鼠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8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72 h后尾静脉采血测血糖,血糖≥16.7 mmol/L为成功模型.两组大鼠饲养6周后脱臼处死,计算无张力下胃肠推进率,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P物质在大鼠结肠组织内的表达,以及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mRNA的表达.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①P物质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大鼠结肠组织的肌间丛、黏膜下丛.②胃肠推进率:糖尿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0.784 9±0.072 2,0.861 9±0.048 1,P<0.001).③结肠P物质阳性细胞面积:糖尿病组近端和远端结肠肌间丛均小于正常对照组[(3.25±0.36)×104,(3.50±0.42)×104μm2;(3.26±0.34)×104,(3.47±0.26)×104μm2,P<0.01,0.05],而黏膜下丛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④P物质mRNA表达(SP/GAPDH):糖尿病组近端、远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