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30

目的:对失语患者采用基于大脑病变部位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其效果,并初步分析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于2000-01/2001-12选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确诊的12例失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通过对失语患者头部神经影象学检查,确定其病灶部位及相关结构.两组均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汉语失写检查法及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全面评估失语患者的语言损害程度.同时根据其职业、文化、家庭环境、方言、兴趣等背景资料选择训练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每日或隔日训练1次,30~60 min/次,每次训练后布置家庭作业,交待家属配合练习,每月评估1次,共3个月.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评分:轻度受损为总分低于200分,中度受损为总分低于150分,重度受损为总分低于100分.训练效果评判标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总分提高50分或以上为显效,提高26分为有效(或口语表达部分提高10分以上),提高10分以下为无效(或口语表达部分未提高分数).结果:1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观察组显效3例,有效3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5例.②训练前两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评分接近,差异无显著性(96,98,t=1.362,>0.05),训练后两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

作者:刘晓加;戴蓉;陈伶俐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30
作者:
刘晓加;戴蓉;陈伶俐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14期
标签:
失语 康复 大脑梗塞
目的:对失语患者采用基于大脑病变部位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其效果,并初步分析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于2000-01/2001-12选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确诊的12例失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通过对失语患者头部神经影象学检查,确定其病灶部位及相关结构.两组均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汉语失写检查法及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全面评估失语患者的语言损害程度.同时根据其职业、文化、家庭环境、方言、兴趣等背景资料选择训练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每日或隔日训练1次,30~60 min/次,每次训练后布置家庭作业,交待家属配合练习,每月评估1次,共3个月.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评分:轻度受损为总分低于200分,中度受损为总分低于150分,重度受损为总分低于100分.训练效果评判标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总分提高50分或以上为显效,提高26分为有效(或口语表达部分提高10分以上),提高10分以下为无效(或口语表达部分未提高分数).结果:1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观察组显效3例,有效3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5例.②训练前两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评分接近,差异无显著性(96,98,t=1.362,>0.05),训练后两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