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9 | 下载12

背景:电击伤后,确定神经损伤和移植神经吻合的部位,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临床上常把在手术显微镜下看到神经正常轴索作为神经正常之起始.但术后效果常表明此方法不可靠.目的:评估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在电击伤后神经损伤检测中的运用价值.设计:病例回顾性分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象:选择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2例腕部严重电击伤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为6~54岁.方法:对受损神经连续测定体感诱发电位值,并相应作病理切片观察.以体感诱发电位选择平面行神经移植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受损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潜伏期,相应的病理切片情况以及体感诱发电位选择平面行神经移植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波幅、潜伏期与神经干质量呈正相关,病理检查支持这一结果.②12例通过体感诱发电位确定神经移植的吻合部位,8例术后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7~26个月,平均22.7个月.其中5例术后两点辨别觉达到Ⅱ或Ⅲ级(美国手外科协会标准,二点辨别距<6 mm为Ⅰ级,6~10 mm为Ⅱ级,11~15mm为Ⅲ级,>15 mm为Ⅳ级).结论:电击伤后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复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能有效地评估和选择神经移植的吻合部位.

作者:顾斌;姜浩;谢峰;李青峰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9 | 下载:12
作者:
顾斌;姜浩;谢峰;李青峰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17期
标签:
周围神经 电击伤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背景:电击伤后,确定神经损伤和移植神经吻合的部位,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临床上常把在手术显微镜下看到神经正常轴索作为神经正常之起始.但术后效果常表明此方法不可靠.目的:评估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在电击伤后神经损伤检测中的运用价值.设计:病例回顾性分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象:选择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2例腕部严重电击伤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为6~54岁.方法:对受损神经连续测定体感诱发电位值,并相应作病理切片观察.以体感诱发电位选择平面行神经移植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受损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潜伏期,相应的病理切片情况以及体感诱发电位选择平面行神经移植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波幅、潜伏期与神经干质量呈正相关,病理检查支持这一结果.②12例通过体感诱发电位确定神经移植的吻合部位,8例术后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7~26个月,平均22.7个月.其中5例术后两点辨别觉达到Ⅱ或Ⅲ级(美国手外科协会标准,二点辨别距<6 mm为Ⅰ级,6~10 mm为Ⅱ级,11~15mm为Ⅲ级,>15 mm为Ⅳ级).结论:电击伤后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复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能有效地评估和选择神经移植的吻合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