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1 | 下载3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糖尿病兔视网膜血流频谱,旨在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血流变化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3/06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6只,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46只进行糖尿病模型复制;糖尿病模型复制采用链脲佐菌素,耳缘静脉注射药物后(65 mg/kg)24 h内血糖高于18.87 mmol/L,并能稳定5 d即可为成功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时间点,2,4,6,8周时间点.每组在超声检测后处死,取视网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检查.常规超声检测视网膜动静脉血流频谱.结果:纳入动物56只,44只动物成功制备模型,且54只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在第2周显著增快,最大血流速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92±0.69),(12.23±0.43)cm/s],到第4周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11±0.41),(12.23±0.43)cm/s],从第8周起,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28±0.48),(12.23±0.43)cm/s],阻力指数和脉动指数在整个实验组变化不明显.②实验组视网膜静脉血流速度从第2周起显著增快,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3±0.12),(2.98±0.13)cm/s],直至实验结束.结论: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流为一过性血流量增加,血流速

作者:王先银;廖明松;王普杰;邓旦;汪盛贤;张燕;刘仪红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4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1 | 下载:34
作者:
王先银;廖明松;王普杰;邓旦;汪盛贤;张燕;刘仪红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48期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血流速度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糖尿病兔视网膜血流频谱,旨在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血流变化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3/06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6只,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46只进行糖尿病模型复制;糖尿病模型复制采用链脲佐菌素,耳缘静脉注射药物后(65 mg/kg)24 h内血糖高于18.87 mmol/L,并能稳定5 d即可为成功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时间点,2,4,6,8周时间点.每组在超声检测后处死,取视网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检查.常规超声检测视网膜动静脉血流频谱.结果:纳入动物56只,44只动物成功制备模型,且54只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在第2周显著增快,最大血流速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92±0.69),(12.23±0.43)cm/s],到第4周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11±0.41),(12.23±0.43)cm/s],从第8周起,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28±0.48),(12.23±0.43)cm/s],阻力指数和脉动指数在整个实验组变化不明显.②实验组视网膜静脉血流速度从第2周起显著增快,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3±0.12),(2.98±0.13)cm/s],直至实验结束.结论: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流为一过性血流量增加,血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