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91 | 下载8

目的: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血流变化以判断高压电损伤程度.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1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兔32只,采用自制电击设备建立电损伤重度损伤模型,将电击区域均分为A,B,C,D,E 5个区,依次为肢体远端到近端.在A,B,E区于伤前、伤后0,2,4,24,48,72 h,4,5,6,7 d测定局部皮肤表面及肌肉中血流值变化情况.结果:①损伤前A、B、E区皮肤表面平均血流值分别为75.74,78.86,84.21 PU,表明肢体近端至远端血流值逐渐减少,各点之间血流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区皮肤表面伤后2 h血流值明显低于伤后0,4,24,48 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22±22.80),(91.60±74.37),(63.97±44.41),(58.80±52.50),(58.72±39.02)PU,t=2.357,2.856,2.364,2.998,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细胞水肿明显,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A区皮肤表面伤后4 h血流值增加,但至伤后4 d才逐渐恢复到伤前水平.A区肌肉伤后2 h血流值低于伤后24 h,4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83.70±73.30),(135.10±63.07),(160.26±71.32)PU,t=2.383,2.367,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肌纤维肿胀,部分横纹消失,肌纤维的胞浆呈红染的疏松水波状和网状结构.③B区皮肤表面伤后4,24 h血流值低于损伤前和伤后0

作者:汪道新;朱志祥;许晓光;王峰;李伟萍;张力勇;关弘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年 11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91 | 下载:8
作者:
汪道新;朱志祥;许晓光;王峰;李伟萍;张力勇;关弘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年 11卷 9期
标签:
激光多谱勒 高压电损伤 血流
目的: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血流变化以判断高压电损伤程度.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1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兔32只,采用自制电击设备建立电损伤重度损伤模型,将电击区域均分为A,B,C,D,E 5个区,依次为肢体远端到近端.在A,B,E区于伤前、伤后0,2,4,24,48,72 h,4,5,6,7 d测定局部皮肤表面及肌肉中血流值变化情况.结果:①损伤前A、B、E区皮肤表面平均血流值分别为75.74,78.86,84.21 PU,表明肢体近端至远端血流值逐渐减少,各点之间血流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区皮肤表面伤后2 h血流值明显低于伤后0,4,24,48 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22±22.80),(91.60±74.37),(63.97±44.41),(58.80±52.50),(58.72±39.02)PU,t=2.357,2.856,2.364,2.998,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细胞水肿明显,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A区皮肤表面伤后4 h血流值增加,但至伤后4 d才逐渐恢复到伤前水平.A区肌肉伤后2 h血流值低于伤后24 h,4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83.70±73.30),(135.10±63.07),(160.26±71.32)PU,t=2.383,2.367,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肌纤维肿胀,部分横纹消失,肌纤维的胞浆呈红染的疏松水波状和网状结构.③B区皮肤表面伤后4,24 h血流值低于损伤前和伤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