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5 | 下载4

目的:观察猕猴骨髓间质于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其对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7-01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健康雄性恒河猴10只.①将体外分离传代获得的猕猴骨髓间质干细胞中加入Hoechst33342标记液,然后应用隐丹参酮进行诱导分化.②按照改良Allen氏法制作猕猴脊髓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n=5)在脊髓损伤处头尾两端注射已初步诱导的猴骨髓间质干细胞,对照组(n=5)注射磷酸盐缓冲液.③细胞移植后1周至3个月,采用Tarlov评分方法(0~4级)评价猴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情况:0级为肢体完全瘫痪;4级为正常.④采用True blue逆行追踪实验评估轴突通路的再建情况.⑤移植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将脊髓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5只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猴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半小时后,神经元样细胞的胞体和轴突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强阳性表达.细胞移植3个月后,实验组猴子的脊髓损伤段冰冻切片中有大量Hoechst33342 标记阳性的细胞.②实验组术后1周起即可见动物双下肢有轻微动作,至2个月左右,猴子的脊髓功能基本得以稳定,此时Tarlov评分介于2级与3级之间.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动物脊髓功能无恢复.③实验组可见脊髓组织形态完整,细

作者:邓宇斌;原清涛;刘晓刚;毕小彬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年 11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5 | 下载:4
作者:
邓宇斌;原清涛;刘晓刚;毕小彬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年 11卷 20期
标签:
细胞移植 骨髓细胞 间质细胞 脊髓损伤 猕猴
目的:观察猕猴骨髓间质于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其对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7-01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健康雄性恒河猴10只.①将体外分离传代获得的猕猴骨髓间质干细胞中加入Hoechst33342标记液,然后应用隐丹参酮进行诱导分化.②按照改良Allen氏法制作猕猴脊髓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n=5)在脊髓损伤处头尾两端注射已初步诱导的猴骨髓间质干细胞,对照组(n=5)注射磷酸盐缓冲液.③细胞移植后1周至3个月,采用Tarlov评分方法(0~4级)评价猴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情况:0级为肢体完全瘫痪;4级为正常.④采用True blue逆行追踪实验评估轴突通路的再建情况.⑤移植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将脊髓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5只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猴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半小时后,神经元样细胞的胞体和轴突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强阳性表达.细胞移植3个月后,实验组猴子的脊髓损伤段冰冻切片中有大量Hoechst33342 标记阳性的细胞.②实验组术后1周起即可见动物双下肢有轻微动作,至2个月左右,猴子的脊髓功能基本得以稳定,此时Tarlov评分介于2级与3级之间.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动物脊髓功能无恢复.③实验组可见脊髓组织形态完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