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背景: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取决于进入高原的速度、高原的海拔、季节等多种因素,而关于肥胖与高原病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分析肥胖与急进高原者产生高原反应的关系.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对象:于2006-08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完成.从修筑青藏铁路的男性工人及其管理者中筛选参试者82名,年龄28~45 岁.均为急进高原者此前均未上过高原;均来自河北省(海拔0 m);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所有参试者需在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后12和24 h完成高原反应自我评价表.表中项目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乏力、头晕、失眠或入睡困难.上述5项症状评分为0~3 分,0为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总分为15分;评分达到4分以上可定义为急性高原病.②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以体质量指数≥28 kg/m2为肥胖组[n=39,平均年龄(35±8) 岁],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为体质量正常组[n=43,平均年龄(35±8) 岁].③在平原和进入高原后24 h分别抽动脉血测定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肥胖与非肥胖者体质量指数、肺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结果:肥胖者39名和非肥胖者43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

作者:杨波;刘坤;冯晓迎;时向民;马楚云;陈彬;徐勇;陈练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年 11卷 3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杨波;刘坤;冯晓迎;时向民;马楚云;陈彬;徐勇;陈练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年 11卷 34期
标签:
急性高原病 肥胖 发病率
背景: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取决于进入高原的速度、高原的海拔、季节等多种因素,而关于肥胖与高原病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分析肥胖与急进高原者产生高原反应的关系.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对象:于2006-08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完成.从修筑青藏铁路的男性工人及其管理者中筛选参试者82名,年龄28~45 岁.均为急进高原者此前均未上过高原;均来自河北省(海拔0 m);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所有参试者需在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后12和24 h完成高原反应自我评价表.表中项目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乏力、头晕、失眠或入睡困难.上述5项症状评分为0~3 分,0为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总分为15分;评分达到4分以上可定义为急性高原病.②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以体质量指数≥28 kg/m2为肥胖组[n=39,平均年龄(35±8) 岁],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为体质量正常组[n=43,平均年龄(35±8) 岁].③在平原和进入高原后24 h分别抽动脉血测定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肥胖与非肥胖者体质量指数、肺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结果:肥胖者39名和非肥胖者43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