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2 | 下载4

背景:在大分子药物的设计中,往往需要在载体与药物之间引入新的基团,即连接基.选择合适的连接基,可以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形式和释放速率.目的:制备和表征一种新的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7-06/2008-11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L-天冬氨酸,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BOP试剂购自美国Sigma公司,其余均为国产试剂.甲氨蝶呤出连云港恒瑞制药有限公司赠送.方法:实验把甲氨喋呤与PHEA和PHEA-suc偶联,制备琥珀酰化的α,β-聚-(2-羟乙基)-D.L-天冬酰胺-甲氨喋呤(PHEA-Suc-MTX)和α,β-聚-(2-羟乙基)-D,L-天冬酰胺-甲氨喋呤(PHEA-MTX).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红外图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方法检测大分了靶向药物的结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PHEA-Suc-MTX和PHEA-MTX中甲氨喋呤的含量.结果:PHEA-MTX和PHEA-suc-MTX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甲氮喋呤与PHEA及PHEA-suc共价偶联,其甲氨喋呤含量分别为5.80

作者:周光新;成晓云;吴苏稼;施鑫;赵建宁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年 13卷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2 | 下载:4
作者:
周光新;成晓云;吴苏稼;施鑫;赵建宁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年 13卷 16期
标签:
聚天冬酰胺衍生物 抗癌化合物 制备
背景:在大分子药物的设计中,往往需要在载体与药物之间引入新的基团,即连接基.选择合适的连接基,可以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形式和释放速率.目的:制备和表征一种新的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7-06/2008-11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L-天冬氨酸,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BOP试剂购自美国Sigma公司,其余均为国产试剂.甲氨蝶呤出连云港恒瑞制药有限公司赠送.方法:实验把甲氨喋呤与PHEA和PHEA-suc偶联,制备琥珀酰化的α,β-聚-(2-羟乙基)-D.L-天冬酰胺-甲氨喋呤(PHEA-Suc-MTX)和α,β-聚-(2-羟乙基)-D,L-天冬酰胺-甲氨喋呤(PHEA-MTX).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红外图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方法检测大分了靶向药物的结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PHEA-Suc-MTX和PHEA-MTX中甲氨喋呤的含量.结果:PHEA-MTX和PHEA-suc-MTX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甲氮喋呤与PHEA及PHEA-suc共价偶联,其甲氨喋呤含量分别为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