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0 | 下载86

背景:文献报道采用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是较好的选择,但Tibial-inlay技术与之并无明显差别.目的:评估同种异体腱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2/2008-05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1例,交通事故伤14例,重物砸伤9例,运动损伤8例,均于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腱(带骨块)Tibial-inlay重建后交叉韧带.术中尽量多保留原后交叉韧带残迹,制备后交叉韧带股骨侧隧道.应用两端带骨块的异体膑腱或一端带骨块的异体跟腱,将侧骨块修整成宽1.0~1.5 cm,长2 cm的梯形块状,即移植骨块与骨槽间除靠摩擦力固定外,还可产生压应力,增加其稳定性.剥离后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在止点处依骨块大小制梯形骨槽,将异体腱骨块嵌入骨槽,然后将另一端通过牵引线经关节引入股骨隧道,前抽屉位拉紧后由外向内拧入挤压螺钉固定肌腱或骨块.术前、随访时均记录膝关节后抽屉试验不稳定程度、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术后早期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血管神经损伤、排异反应、感染等并发症.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术前全部病例后抽屉试验均>2+,其中3+、4+占84

作者:李志怀;李宁;张义龙;刘建丰;宋有鑫;李哲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年 14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0 | 下载:86
作者:
李志怀;李宁;张义龙;刘建丰;宋有鑫;李哲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年 14卷 7期
标签: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Tibial-inlay技术 肌肉肌腱组织工程
背景:文献报道采用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是较好的选择,但Tibial-inlay技术与之并无明显差别.目的:评估同种异体腱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2/2008-05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1例,交通事故伤14例,重物砸伤9例,运动损伤8例,均于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腱(带骨块)Tibial-inlay重建后交叉韧带.术中尽量多保留原后交叉韧带残迹,制备后交叉韧带股骨侧隧道.应用两端带骨块的异体膑腱或一端带骨块的异体跟腱,将侧骨块修整成宽1.0~1.5 cm,长2 cm的梯形块状,即移植骨块与骨槽间除靠摩擦力固定外,还可产生压应力,增加其稳定性.剥离后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在止点处依骨块大小制梯形骨槽,将异体腱骨块嵌入骨槽,然后将另一端通过牵引线经关节引入股骨隧道,前抽屉位拉紧后由外向内拧入挤压螺钉固定肌腱或骨块.术前、随访时均记录膝关节后抽屉试验不稳定程度、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术后早期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血管神经损伤、排异反应、感染等并发症.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术前全部病例后抽屉试验均>2+,其中3+、4+占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