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1 | 下载28

背景:目前关于神经元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对神经元坏死过程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应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可对体外培养神经元进行实时、非接触式的连续观察. 目的:采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动态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过程中细胞表面形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用1 mmol/L过氧化氢溶液处理30 min致神经元坏死.采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连续扫描,观察神经元坏死过程中其胞体与突起的形态变化,并测量其细胞高度与体积变化. 结果与结论: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连续扫描9 h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由正常的三角形或梭形逐渐肿胀变成球形,轴突与树突出现串珠样改变,最终神经突断裂并溶解消失.同时测量细胞高度与体积后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组神经元细胞高度比及体积比于扫描后2-7 h之间持续增加(P<0.05),扫描后7-9 h之间维持于相对稳定水平,最终高度与体积值约为初始值的2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在扫描后1-7 h之间过氧化氢组神经元高度与体积增加量与时间呈线性相关(b=0.15,P <0.05;b=0.17,P<0.05).结果证实,利用跳跃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可以得到了高质量的细胞图像,更准确的细胞高度

作者:杨国巍;朱晖;周子伟;李瑛;张彦军;张建宁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年 1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1 | 下载:28
作者:
杨国巍;朱晖;周子伟;李瑛;张彦军;张建宁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年 15期
标签:
组织构建 神经组织构建 神经元 坏死 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 过氧化氢 海马 超微结构 大鼠 tissue construction nerve tissue construction neurons necrosis hopping probe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 hydrogen peroxide hippocampus ultrastructure rats
背景:目前关于神经元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对神经元坏死过程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应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可对体外培养神经元进行实时、非接触式的连续观察. 目的:采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动态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过程中细胞表面形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用1 mmol/L过氧化氢溶液处理30 min致神经元坏死.采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连续扫描,观察神经元坏死过程中其胞体与突起的形态变化,并测量其细胞高度与体积变化. 结果与结论: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连续扫描9 h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由正常的三角形或梭形逐渐肿胀变成球形,轴突与树突出现串珠样改变,最终神经突断裂并溶解消失.同时测量细胞高度与体积后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组神经元细胞高度比及体积比于扫描后2-7 h之间持续增加(P<0.05),扫描后7-9 h之间维持于相对稳定水平,最终高度与体积值约为初始值的2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在扫描后1-7 h之间过氧化氢组神经元高度与体积增加量与时间呈线性相关(b=0.15,P <0.05;b=0.17,P<0.05).结果证实,利用跳跃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可以得到了高质量的细胞图像,更准确的细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