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124

背景:目前以植入物置入稳定脊柱的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置入路径为前路入路和后路入路,如何选择存在争议。<br>  目的:对于前路与后路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br>  方法:检索 MEDLINE、EMBASE、PubMed 数据库、万方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前路与后路入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对颈椎前路组和颈椎后路组患者置入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治疗前JOA评分、治疗后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颈椎活动度以及再手术率等指标进行比较。<br>  结果与结论:1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790例,其中前路组359例,后路组431例。Meta分析表明前路组与后路组治疗前JOA评分、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与后路组相比,前路组治疗后JOA评分高(P<0.001),临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高(P=0.02),颈椎活动范围大(P=0.001),并发症发生率高(P=0.0002),再手术率较高(P<0.0001)。结果可见前路与后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创伤相似,但前路组神经功能改善较好,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故临床上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入路方式。

作者:谢冲;金格勒;李忠伟;王鹏;赵学飞;汪坤;耿冲;陈波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年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124
作者:
谢冲;金格勒;李忠伟;王鹏;赵学飞;汪坤;耿冲;陈波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年 17期
标签: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cervical vertebrae surgical procedures,operative treatment outcome Meta-analysis
背景:目前以植入物置入稳定脊柱的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置入路径为前路入路和后路入路,如何选择存在争议。<br>  目的:对于前路与后路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br>  方法:检索 MEDLINE、EMBASE、PubMed 数据库、万方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前路与后路入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对颈椎前路组和颈椎后路组患者置入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治疗前JOA评分、治疗后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颈椎活动度以及再手术率等指标进行比较。<br>  结果与结论:1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790例,其中前路组359例,后路组431例。Meta分析表明前路组与后路组治疗前JOA评分、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与后路组相比,前路组治疗后JOA评分高(P<0.001),临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高(P=0.02),颈椎活动范围大(P=0.001),并发症发生率高(P=0.0002),再手术率较高(P<0.0001)。结果可见前路与后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创伤相似,但前路组神经功能改善较好,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故临床上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入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