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4

背景:血竭不溶于水,很难制成注射剂,而一般的血竭口服制剂、灌肠剂等由于血竭颗粒粗大,在体内吸收量很少,生物利用度极低;高分子纳米空心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特性,且其空心部分可容纳大量的客体分子,因而产生一些奇特的基于微观包裹效应的性质。<br>  目的:综述可降解高分子纳米空心粒子附载中药血竭的工艺方法及体外释放。<br>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至2014年)、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1986至2014年)、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1986至2014年)、中国专利数据库(1985至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1999至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至2014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至2014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至2014年)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血竭,纳米粒子,空心粒子,降解高分子”。<br>  结果与结论:将中药血竭溶解于良溶剂乙醇、异丙醇或者酯类溶剂中,配成接近饱和的溶液,然后将预先制备的高分子空心纳米粒子分散于此溶液之中,超声振荡一定时间,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可以制得附载血竭成分的纳米粒子。将中药血竭制成纳米级的微乳颗粒,可以形成以水为介质的“溶液”,提高血竭的可吸收性和生物利用

作者:王雪明;邢长民;李楠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年 5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4
作者:
王雪明;邢长民;李楠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年 52期
标签:
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 血竭 纳米粒子 空心粒子 可降解高分子 综述 Subject headings:drugs,Chinese herbal nanoparticles review
背景:血竭不溶于水,很难制成注射剂,而一般的血竭口服制剂、灌肠剂等由于血竭颗粒粗大,在体内吸收量很少,生物利用度极低;高分子纳米空心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特性,且其空心部分可容纳大量的客体分子,因而产生一些奇特的基于微观包裹效应的性质。<br>  目的:综述可降解高分子纳米空心粒子附载中药血竭的工艺方法及体外释放。<br>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至2014年)、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1986至2014年)、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1986至2014年)、中国专利数据库(1985至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1999至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至2014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至2014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至2014年)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血竭,纳米粒子,空心粒子,降解高分子”。<br>  结果与结论:将中药血竭溶解于良溶剂乙醇、异丙醇或者酯类溶剂中,配成接近饱和的溶液,然后将预先制备的高分子空心纳米粒子分散于此溶液之中,超声振荡一定时间,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可以制得附载血竭成分的纳米粒子。将中药血竭制成纳米级的微乳颗粒,可以形成以水为介质的“溶液”,提高血竭的可吸收性和生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