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2 | 下载48

背景:以往已有一些关于腰骶椎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相关性的报道,但试验对象多是笼统的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试验数据也多是在X射线片或CT上测得,而从磁共振成像得的腰骶段矢状面参数与出现腰骶椎间盘脱出的手术病例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br>  目的:磁共振测量和评价出现腰骶椎间盘脱出患者的腰骶矢状面参数变化,分析腰骶矢状面参数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之间的关系。<br>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18-35岁腰痛患者90例,按有无L5/S1椎间盘突出分为无椎间盘突出组69例和脱出组21例,其中因L5/S1椎间盘脱出并行手术治疗的21例,其他69例为无椎间盘突出组;无椎间盘突出组按有无L5/S1椎间盘退变又分为退变组和对照组,其中仅有L5/S1椎间盘退变的35例作为退变组,剩余34例无椎间盘病变的作为对照组。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腰骶关节角。<br>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退变组腰椎前凸角虽有减小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骶骨平台角及腰骶关节角均有明显减小(P<0.05)。与无椎间盘突出组对比,椎间盘脱出组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及腰骶关节角均显著减小(P<0.05)。结果说明,腰椎前凸角仅在出现椎间盘脱出

作者:丁慕晨;石志才;卢春闻;吴锦辉;王超;袁佳滨;周振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4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2 | 下载:48
作者:
丁慕晨;石志才;卢春闻;吴锦辉;王超;袁佳滨;周振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48期
标签: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骶椎 矢状面参数 椎间盘退变 腰椎前凸角 磁共振成像 下腰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背景:以往已有一些关于腰骶椎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相关性的报道,但试验对象多是笼统的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试验数据也多是在X射线片或CT上测得,而从磁共振成像得的腰骶段矢状面参数与出现腰骶椎间盘脱出的手术病例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br>  目的:磁共振测量和评价出现腰骶椎间盘脱出患者的腰骶矢状面参数变化,分析腰骶矢状面参数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之间的关系。<br>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18-35岁腰痛患者90例,按有无L5/S1椎间盘突出分为无椎间盘突出组69例和脱出组21例,其中因L5/S1椎间盘脱出并行手术治疗的21例,其他69例为无椎间盘突出组;无椎间盘突出组按有无L5/S1椎间盘退变又分为退变组和对照组,其中仅有L5/S1椎间盘退变的35例作为退变组,剩余34例无椎间盘病变的作为对照组。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腰骶关节角。<br>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退变组腰椎前凸角虽有减小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骶骨平台角及腰骶关节角均有明显减小(P<0.05)。与无椎间盘突出组对比,椎间盘脱出组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及腰骶关节角均显著减小(P<0.05)。结果说明,腰椎前凸角仅在出现椎间盘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