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17

背景:传统的透析膜多由有机聚合物材料合成,这些材料虽然能满足治疗需要,但材料孔径尺寸范围较大,微管不均匀,容易造成蛋白质在透析膜上淤塞,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目的:分析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的血液相容性.方法:根据阳极氧化法制备高强度的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利用HF气体对纳米管底部进行腐蚀,获得两端通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将LLC-PK1细胞和ECV304细胞分别接种于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上,获得两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①溶血实验:将两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及聚氨酯材料分别浸泡于生理盐水与蒸馏水中,检测溶血率;②动态凝血时间实验:将涂过兔血的两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及聚氨酯材料分别与氯化钙混合,计算动态凝血时间;③血小板黏附实验:将富血小板血浆分别滴于两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及聚氨酯材料上,计算血小板黏附率.结果与结论:①溶血实验:接种LLC-PK1细胞、ECV304细胞通透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的溶血率均低于聚氨酯材料(0.30%,0.34%,0.56%,P<0.05);②动态凝血时间实验:接种LLC-PK1细胞、ECV304细胞通透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20,40,70 min的动态凝血时间显著长于聚氨酯材料(P<0.05);③血小板黏附实验:接种LLC-PK1细胞、ECV304细胞通透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的与

作者:高钰寒;王胜男;王彪彪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年 21卷 2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17
作者:
高钰寒;王胜男;王彪彪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年 21卷 26期
标签: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二氧化钛 纳米管 生物透析膜 阳极氧化法 溶血实验 动态凝血时间实验 血小板黏附实验
背景:传统的透析膜多由有机聚合物材料合成,这些材料虽然能满足治疗需要,但材料孔径尺寸范围较大,微管不均匀,容易造成蛋白质在透析膜上淤塞,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目的:分析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的血液相容性.方法:根据阳极氧化法制备高强度的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利用HF气体对纳米管底部进行腐蚀,获得两端通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将LLC-PK1细胞和ECV304细胞分别接种于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上,获得两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①溶血实验:将两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及聚氨酯材料分别浸泡于生理盐水与蒸馏水中,检测溶血率;②动态凝血时间实验:将涂过兔血的两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及聚氨酯材料分别与氯化钙混合,计算动态凝血时间;③血小板黏附实验:将富血小板血浆分别滴于两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透析膜及聚氨酯材料上,计算血小板黏附率.结果与结论:①溶血实验:接种LLC-PK1细胞、ECV304细胞通透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的溶血率均低于聚氨酯材料(0.30%,0.34%,0.56%,P<0.05);②动态凝血时间实验:接种LLC-PK1细胞、ECV304细胞通透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20,40,70 min的动态凝血时间显著长于聚氨酯材料(P<0.05);③血小板黏附实验:接种LLC-PK1细胞、ECV304细胞通透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