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6 | 下载57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富血小板血浆均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但将其应用于诱导膜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报道较少.目的:在诱导膜技术二期手术中,比较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植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植骨与单纯植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9例骨缺损患者,诱导膜Ⅰ期手术后分3组进行Ⅱ期手术:A组(n=20)进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B组(n=21)进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C组(n=18)进行自体骨移植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反复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持续疼痛等),通过X射线评估骨临床愈合时间与骨痂评分.研究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结果与结论:①5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40个月;②A组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为(29.30±4.54)周,B组为(28.71±5.37)周,C组为(35.50±7.37)周,A、B组骨临床愈合时间短于C组(P<0.05);③A、B组术后半年的骨痂评分高于C组(9.50±1.43,9.14±0.85,7.83±1.42,P<0.05);④A组出现2例深部感染、1例骨质吸收;B组出现1例深部感染、1例遗留膝关节僵硬伴中度疼痛;C组出现4例感染、3例骨质吸收、延迟愈合及1例遗留膝关节僵硬伴肌肉萎缩,A、B组并发症例数少于

作者:李树源;周琦石;李悦;陈超;陈家齐;周宏亮;杨佳宝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年 23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6 | 下载:57
作者:
李树源;周琦石;李悦;陈超;陈家齐;周宏亮;杨佳宝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年 23卷 22期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富血小板血浆 生物工程材料 生长因子 诱导膜 骨缺损 植骨 骨修复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富血小板血浆均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但将其应用于诱导膜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报道较少.目的:在诱导膜技术二期手术中,比较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植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植骨与单纯植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9例骨缺损患者,诱导膜Ⅰ期手术后分3组进行Ⅱ期手术:A组(n=20)进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B组(n=21)进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C组(n=18)进行自体骨移植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反复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持续疼痛等),通过X射线评估骨临床愈合时间与骨痂评分.研究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结果与结论:①5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40个月;②A组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为(29.30±4.54)周,B组为(28.71±5.37)周,C组为(35.50±7.37)周,A、B组骨临床愈合时间短于C组(P<0.05);③A、B组术后半年的骨痂评分高于C组(9.50±1.43,9.14±0.85,7.83±1.42,P<0.05);④A组出现2例深部感染、1例骨质吸收;B组出现1例深部感染、1例遗留膝关节僵硬伴中度疼痛;C组出现4例感染、3例骨质吸收、延迟愈合及1例遗留膝关节僵硬伴肌肉萎缩,A、B组并发症例数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