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190

背景:糖尿病性创面愈合障碍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然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电刺激疗法是临床治疗创面损伤的常用手段之一,能有效促进损伤皮肤愈合.目的:探讨电刺激疗法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kg)联合背部皮肤创伤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性难愈创面大鼠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刺激治疗组;空白对照组为正常大鼠造成背部创面,治疗组予以电刺激治疗21 d,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于治疗第3,7,14,21天分别评价创面愈合情况.治疗完成后,取大鼠血清和创面组织用于指标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创面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定位定量观察创面血管生成素受体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的表达.实验方案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 与结论:①经电刺激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率于第14天时即接近90%,而模型组不到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

作者:耿康;丁晓斌;田新立;王雪;杨雨婷;颜洪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年 24卷 2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190
作者:
耿康;丁晓斌;田新立;王雪;杨雨婷;颜洪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年 24卷 26期
标签:
电刺激疗法 糖尿病 创面愈合 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背景:糖尿病性创面愈合障碍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然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电刺激疗法是临床治疗创面损伤的常用手段之一,能有效促进损伤皮肤愈合.目的:探讨电刺激疗法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kg)联合背部皮肤创伤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性难愈创面大鼠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刺激治疗组;空白对照组为正常大鼠造成背部创面,治疗组予以电刺激治疗21 d,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于治疗第3,7,14,21天分别评价创面愈合情况.治疗完成后,取大鼠血清和创面组织用于指标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创面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定位定量观察创面血管生成素受体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的表达.实验方案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 与结论:①经电刺激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率于第14天时即接近90%,而模型组不到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