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86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连续检测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第1、3、7和28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2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根据梗死灶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于发病第1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即开始升高(P<0.05),第3天达峰值水平(P<0.01),然后逐渐下降,至第28天时仍高于对照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P<0.05);梗死灶体积越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恢复良好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改善者(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有关,在发作期间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评价脑损害程度和预后.

作者:张明义;韩俊英;张蕴;戴志华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 年 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86
作者:
张明义;韩俊英;张蕴;戴志华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 年 7卷 3期
标签:
急性病 脑梗塞 脑缺血,暂时性 肿瘤坏死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连续检测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第1、3、7和28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2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根据梗死灶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于发病第1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即开始升高(P<0.05),第3天达峰值水平(P<0.01),然后逐渐下降,至第28天时仍高于对照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P<0.05);梗死灶体积越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恢复良好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改善者(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有关,在发作期间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评价脑损害程度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