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 | 下载38

目的:应用MRI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PASL)技术,研究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量改变,阐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可能的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选择29例诊断明确、病程>1年且发作>3次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性别、利手性相匹配并例数相当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通过Siemens 3.0T MRI扫描仪采集全脑PASL数据,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会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相对正常人脑血流量改变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脑血流量的改变以降低为主(P<0.05),主要包括双侧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右侧楔前叶部分皮质区域;而且发作间期双侧丘脑局部脑血流量改变与发作时间(r=-0.090,P=0.643)及发作频率(r=-0.115,P=0.551)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在发作间期以丘脑、脑干和小脑等脑区血流灌注降低为主,支持特发性全面性癫(癎)的"中脑癫(癎)理论".这些脑区可能与特发性全面性癫(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王茂雪;张志强;卢光明;袁翠平;王正阁;沈连芳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1 年 1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 | 下载:38
作者:
王茂雪;张志强;卢光明;袁翠平;王正阁;沈连芳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1 年 11卷 4期
标签:
癫(癎),强直阵挛性 血液灌注 脑血管循环 磁共振成像
目的:应用MRI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PASL)技术,研究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量改变,阐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可能的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选择29例诊断明确、病程>1年且发作>3次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性别、利手性相匹配并例数相当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通过Siemens 3.0T MRI扫描仪采集全脑PASL数据,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会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相对正常人脑血流量改变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间期脑血流量的改变以降低为主(P<0.05),主要包括双侧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右侧楔前叶部分皮质区域;而且发作间期双侧丘脑局部脑血流量改变与发作时间(r=-0.090,P=0.643)及发作频率(r=-0.115,P=0.551)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在发作间期以丘脑、脑干和小脑等脑区血流灌注降低为主,支持特发性全面性癫(癎)的"中脑癫(癎)理论".这些脑区可能与特发性全面性癫(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