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5 | 下载256

目的 分析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共39例患者,分别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手术(33例)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6例),其中30例于肿瘤切除同期行脊柱内固定术(C3-7侧块螺钉植入、其余椎体节段行椎弓根螺钉植入).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肿瘤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18.67个月.术后疼痛明显改善29例,平均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7.51±1.05降至术后24 h的3.17±1.17(P<0.05);术后新发或感觉障碍区域扩大者12例、无明显变化者3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感觉评分由术前的218.67±2.80降至术后24 h的213.33±2.16(P< 0.05),术后6个月时改善至216.78±1.47(P< 0.05);肢体运动功能改善18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运动评分由术前的92.33土1.63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5.05±1.41(P <0.05).术后无一例肿瘤复发或继发脊柱畸形.结论 大多数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均可通过显微手术Ⅰ期完全切除.术前因骨质破坏或术中充分显露肿瘤而行椎间孔切开者,需于术中同时行植骨融合内固定以维持脊柱稳定性.

作者:孙力泳;陈赞;陈永杰;吴浩;菅凤增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3 年 1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5 | 下载:256
作者:
孙力泳;陈赞;陈永杰;吴浩;菅凤增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3 年 13卷 12期
标签:
脊髓肿瘤 椎管 内固定术(非MeSH词) 显微外科手术 Spinal cord neoplasms Spinal canal Internal fixation (not in MeSH) Microsurgery
目的 分析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共39例患者,分别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手术(33例)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6例),其中30例于肿瘤切除同期行脊柱内固定术(C3-7侧块螺钉植入、其余椎体节段行椎弓根螺钉植入).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肿瘤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18.67个月.术后疼痛明显改善29例,平均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7.51±1.05降至术后24 h的3.17±1.17(P<0.05);术后新发或感觉障碍区域扩大者12例、无明显变化者3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感觉评分由术前的218.67±2.80降至术后24 h的213.33±2.16(P< 0.05),术后6个月时改善至216.78±1.47(P< 0.05);肢体运动功能改善18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运动评分由术前的92.33土1.63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5.05±1.41(P <0.05).术后无一例肿瘤复发或继发脊柱畸形.结论 大多数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均可通过显微手术Ⅰ期完全切除.术前因骨质破坏或术中充分显露肿瘤而行椎间孔切开者,需于术中同时行植骨融合内固定以维持脊柱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