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2 | 下载121

目的 回顾1例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总结此类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者,63岁,临床表现为口角左偏10余天.头部MRI增强扫描提示左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显像未见恶性肿瘤征象.行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左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于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病变.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巢状多中心生长,部分肿瘤区域黏液丰富;肿瘤细胞呈条索状、筛状、腺腔样或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胞质较少,胞核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偶见明显核仁;可见肾小球样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胞质弥漫性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胞核表达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和P53,胞质和胞核表达S-100蛋白,胞膜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不表达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癌胚抗原、甲状腺转录因子-1、CD31、CD34、CAM5.2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76.80%.最终病理诊断为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12d因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极为罕见,明确诊断依靠特异性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注意与转移性腺癌相鉴别.

作者:孙翠云;于士柱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年 1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2 | 下载:121
作者:
孙翠云;于士柱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年 18卷 2期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Glioblastoma Immunohistochemistry Pathology
目的 回顾1例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总结此类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者,63岁,临床表现为口角左偏10余天.头部MRI增强扫描提示左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显像未见恶性肿瘤征象.行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左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于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病变.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巢状多中心生长,部分肿瘤区域黏液丰富;肿瘤细胞呈条索状、筛状、腺腔样或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胞质较少,胞核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偶见明显核仁;可见肾小球样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胞质弥漫性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胞核表达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和P53,胞质和胞核表达S-100蛋白,胞膜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不表达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癌胚抗原、甲状腺转录因子-1、CD31、CD34、CAM5.2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76.80%.最终病理诊断为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12d因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极为罕见,明确诊断依靠特异性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注意与转移性腺癌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