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5 | 下载0

[目的]分析2004-2007年广东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特征,为其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04-2007年广东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及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04-2006 年广东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呈常态散发水平,病例主要分布在粤北及珠江三角洲地区,8月为发病高峰,<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007年发生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主要病原体为CoxA24变异型病毒株),病例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6~10月为流行期,9月为发病高峰,主要分布在15~39岁和<10岁的工人、民工、学生及儿童等. [结论]广东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的关键期为5-7月,工厂、学校及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是其防控工作的重点;建议以集体单位开展"红眼病"症状监测为主实施暴发疫情管理和医疗机构开展病原学监测为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作者:孙立梅;郑慧贞;李灵辉;吴德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09 年 3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5 | 下载:0
作者:
孙立梅;郑慧贞;李灵辉;吴德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年 36卷 8期
标签: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 流行病学
[目的]分析2004-2007年广东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特征,为其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04-2007年广东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及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04-2006 年广东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呈常态散发水平,病例主要分布在粤北及珠江三角洲地区,8月为发病高峰,<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007年发生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主要病原体为CoxA24变异型病毒株),病例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6~10月为流行期,9月为发病高峰,主要分布在15~39岁和<10岁的工人、民工、学生及儿童等. [结论]广东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的关键期为5-7月,工厂、学校及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是其防控工作的重点;建议以集体单位开展"红眼病"症状监测为主实施暴发疫情管理和医疗机构开展病原学监测为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