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0

目的 了解城市室内环境状况,发现室内环境健康危害因素.方法 分别于2018年夏季和2019年冬季对35户住宅进行室内危害因素检测,采样方法、布点原则及评价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进行.结果 室内PM10、CO、CO2、NO2、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均在标准限值内,配对资料的t检验分析显示冬夏两季室内PM2.5、PM10、CO2、NO2、甲醛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2.5:t=-7.151,PM10:t=-6.693,CO2:t=-3.970,NO2:t=-4.479,甲醛t=2.953,P<0.05),其中冬季室内PM2.5、PM10、CO2、NO2总体浓度高于夏季,夏季室内甲醛浓度高于冬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室内空气中真菌总数与湿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244,P<0.05),真菌总数与PM2.5呈负相关关系(r=-0.183,P<0.05).结论 深圳市城区室内PM10、CO、CO2、NO2、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均在标准限值内,仍需进一步关注室内微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作者:史蓉婕;彭志敏;冯奋栋;王希丹;林奕嘉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0 年 47卷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0
作者:
史蓉婕;彭志敏;冯奋栋;王希丹;林奕嘉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2020 年 47卷 16期
标签:
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 空气微生物 甲醛 苯 颗粒物
目的 了解城市室内环境状况,发现室内环境健康危害因素.方法 分别于2018年夏季和2019年冬季对35户住宅进行室内危害因素检测,采样方法、布点原则及评价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进行.结果 室内PM10、CO、CO2、NO2、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均在标准限值内,配对资料的t检验分析显示冬夏两季室内PM2.5、PM10、CO2、NO2、甲醛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2.5:t=-7.151,PM10:t=-6.693,CO2:t=-3.970,NO2:t=-4.479,甲醛t=2.953,P<0.05),其中冬季室内PM2.5、PM10、CO2、NO2总体浓度高于夏季,夏季室内甲醛浓度高于冬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室内空气中真菌总数与湿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244,P<0.05),真菌总数与PM2.5呈负相关关系(r=-0.183,P<0.05).结论 深圳市城区室内PM10、CO、CO2、NO2、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均在标准限值内,仍需进一步关注室内微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