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 | 下载0

目的 了解成都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的晚发现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当地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成都市2010-2019年10年间新报告的HIV/AIDS的数据,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95%可信区间值.分析不同病例生存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共纳入39 230例研究对象,总晚发现率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更低(OR=0.77,95%CI:0.73~0.82),随年龄增加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逐渐增高,家务、家政及待业较农民更易出现晚发现(OR=1.12,95%CI:1.05~1.19),外地户籍较本地户籍出现晚发现可能性更低(OR=0.83,95%CI:0.79~0.88),以医院就诊人群为参考,样本来源为重点人群(OR=0.65,95%CI:0.61~0.68)、羁押人群(OR=0.25,95%CI:0.20~0.31)、献血人群(OR=0.31,95%CI:0.25~0.39)和其他(OR=0.50,95%CI:0.42~0.59)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更低.晚发现病例生存时间为(32.3±30.8)月,非晚发现病例为(42.1±31.6)月.结论 成都市近几年发现的HIV/AIDS晚发率呈下降趋势.性别、年龄、样本来源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非晚发现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远高于晚发现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

作者:施雅莹;余继熙;刘芳;何勤英;吴学庆;朱彦锋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2 年 49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 | 下载:0
作者:
施雅莹;余继熙;刘芳;何勤英;吴学庆;朱彦锋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2022 年 49卷 12期
标签:
HIV/AIDS 晚发现 影响因素 生存时间
目的 了解成都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的晚发现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当地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成都市2010-2019年10年间新报告的HIV/AIDS的数据,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95%可信区间值.分析不同病例生存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共纳入39 230例研究对象,总晚发现率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更低(OR=0.77,95%CI:0.73~0.82),随年龄增加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逐渐增高,家务、家政及待业较农民更易出现晚发现(OR=1.12,95%CI:1.05~1.19),外地户籍较本地户籍出现晚发现可能性更低(OR=0.83,95%CI:0.79~0.88),以医院就诊人群为参考,样本来源为重点人群(OR=0.65,95%CI:0.61~0.68)、羁押人群(OR=0.25,95%CI:0.20~0.31)、献血人群(OR=0.31,95%CI:0.25~0.39)和其他(OR=0.50,95%CI:0.42~0.59)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更低.晚发现病例生存时间为(32.3±30.8)月,非晚发现病例为(42.1±31.6)月.结论 成都市近几年发现的HIV/AIDS晚发率呈下降趋势.性别、年龄、样本来源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非晚发现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远高于晚发现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