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2 | 下载123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亚临床性视网膜下液的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表现.方法 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临床视网膜复位但视力恢复不佳或有视物变形症状患者19例21眼,应用3D OCT在其黄斑部行范围为 6 mm×6 mm×1.7 mm、分辨率为512×128的三维扫描检查.分析患者黄斑部的OCT表现,包括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神经上皮脱离情况、感光细胞内外节(inner segment/outer segment,IS/OS)结合部情况等.结果 3D OCT检查显示15眼存在黄斑区亚临床性视网膜下液,均为术前黄斑脱离的患者.其中14眼神经上皮的IS/OS结合部反光信号完整且增厚增强,2眼可见中心凹外色素上皮层的高反射隆起,2眼可见视网膜前膜反射信号.15眼中,7眼神经上皮断续脱离.7例患者进行了多次OCT随访,时间为术后3~12个月,神经上皮脱离最终全部消失,最佳矫正视力恢复到0.7~1.2.结论 3D OCT能发现临床视网膜复位患者的亚临床性视网膜下液并确定脱离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神经上皮浅脱离,IS/OS结合部反光信号完整且增厚增强.

作者:戴荣平;董方田

来源:协和医学杂志 2013 年 4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2 | 下载:123
作者:
戴荣平;董方田
来源:
协和医学杂志 2013 年 4卷 2期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巩膜扣带术 亚临床性视网膜下液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亚临床性视网膜下液的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表现.方法 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临床视网膜复位但视力恢复不佳或有视物变形症状患者19例21眼,应用3D OCT在其黄斑部行范围为 6 mm×6 mm×1.7 mm、分辨率为512×128的三维扫描检查.分析患者黄斑部的OCT表现,包括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神经上皮脱离情况、感光细胞内外节(inner segment/outer segment,IS/OS)结合部情况等.结果 3D OCT检查显示15眼存在黄斑区亚临床性视网膜下液,均为术前黄斑脱离的患者.其中14眼神经上皮的IS/OS结合部反光信号完整且增厚增强,2眼可见中心凹外色素上皮层的高反射隆起,2眼可见视网膜前膜反射信号.15眼中,7眼神经上皮断续脱离.7例患者进行了多次OCT随访,时间为术后3~12个月,神经上皮脱离最终全部消失,最佳矫正视力恢复到0.7~1.2.结论 3D OCT能发现临床视网膜复位患者的亚临床性视网膜下液并确定脱离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神经上皮浅脱离,IS/OS结合部反光信号完整且增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