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观察鼻炎清颗粒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AR)后鼻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血清特异性IgE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该药治疗AR的部分免疫学机制. 方法: 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百白破疫苗联合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将鼻炎清颗粒灌胃给药2周后,观察鼻粘膜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 和ECP水平. 结果: 鼻炎清颗粒治疗组中大、中和小剂量组的血清IgE水平分别为(26.46±6.12)、(49.11±4.48)、(70.68±7.59) ng/ml,与阳性模型组(81.03±7.54)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炎清颗粒治疗组中大、中和小剂量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1.48±0.25)、(2.30±0.56)、 (3.05±1.27) ng/ml,与阳性模型组(4.23±1.20)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观察发现,模型组鼻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水肿,血管扩张,腺体增生,固有层内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用药组中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 鼻炎清颗粒通过降低血清特异性IgE和ECP水平并抑制炎症细胞在鼻粘膜的汇集,防止其脱颗粒,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武新华;许晏;萨丽塔纳特·哈纳业特;高丽;沙吉达·阿不都热衣木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 年 28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武新华;许晏;萨丽塔纳特·哈纳业特;高丽;沙吉达·阿不都热衣木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 年 28卷 12期
标签:
鼻炎清颗粒 变应性鼻炎 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目的: 观察鼻炎清颗粒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AR)后鼻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血清特异性IgE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该药治疗AR的部分免疫学机制. 方法: 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百白破疫苗联合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将鼻炎清颗粒灌胃给药2周后,观察鼻粘膜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 和ECP水平. 结果: 鼻炎清颗粒治疗组中大、中和小剂量组的血清IgE水平分别为(26.46±6.12)、(49.11±4.48)、(70.68±7.59) ng/ml,与阳性模型组(81.03±7.54)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炎清颗粒治疗组中大、中和小剂量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1.48±0.25)、(2.30±0.56)、 (3.05±1.27) ng/ml,与阳性模型组(4.23±1.20)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观察发现,模型组鼻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水肿,血管扩张,腺体增生,固有层内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用药组中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 鼻炎清颗粒通过降低血清特异性IgE和ECP水平并抑制炎症细胞在鼻粘膜的汇集,防止其脱颗粒,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