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26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饮水型砷中毒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检索1999-2016年国内饮水型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行质量评价后按照一定标准筛选文献,纳入与饮水型砷中毒患病性别分布有关的19篇文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开展合并效应估计值OR及其95%可信区间的估计和倒漏斗图分析。结果经 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各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异质性(χ2=261.67,I2=93%, P <0.00001),支持随机效应模型,其合并效应量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为1.36[1.18,1.57]。由于结果不满足固定效应模型条件,未进行倒漏斗图分析。Meta分析显示慢性砷暴露下男性砷中毒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高砷病区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对砷致病损的敏感性强于女性,男性可能是砷暴露人群易患砷中毒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吴军;杨梅;刘嘉鸣;郑玉建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 年 39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26
作者:
吴军;杨梅;刘嘉鸣;郑玉建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 年 39卷 6期
标签:
砷中毒 患病率 性别差异 Meta分析 arseniasis prevalence rate gender differences Meta-analysis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饮水型砷中毒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检索1999-2016年国内饮水型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行质量评价后按照一定标准筛选文献,纳入与饮水型砷中毒患病性别分布有关的19篇文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开展合并效应估计值OR及其95%可信区间的估计和倒漏斗图分析。结果经 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各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异质性(χ2=261.67,I2=93%, P <0.00001),支持随机效应模型,其合并效应量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为1.36[1.18,1.57]。由于结果不满足固定效应模型条件,未进行倒漏斗图分析。Meta分析显示慢性砷暴露下男性砷中毒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高砷病区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对砷致病损的敏感性强于女性,男性可能是砷暴露人群易患砷中毒的危险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