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4 | 下载8

目的:改进唇裂二次修复术,为塑造更为良好的鼻唇外观设计一种新方法.方法:上唇切口设计尽量在原来基础上,可采用上三角瓣、下三角瓣或局部"Z"瓣,尽量使术后切口瘢痕沿着人中嵴.解剖出口轮匝肌,"Z"字交叉缝合两侧肌肉瓣,消除口轮匝肌附着点畸形,恢复其连续性.红唇部采取"Z"形切口消除凹陷畸形,消除患侧臃肿及恢复人中嵴、唇珠丰满度.开放式鼻整形切口,解剖出双侧全部鼻翼软骨,在患侧鼻前庭内制成前庭粘膜软骨瓣,将其向上方V-Y推进并悬吊,使得鼻翼软骨整体旋转,外侧脚向前、内、上方推进,患侧鼻孔和穹隆抬高,鼻小柱延长.结果:自1998年来采用改进新法共计进行了唇裂术后畸形二次修复术89例,术后随访1~5年,效果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对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二次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唇及鼻翼软骨整体复位具有很好的美容美学效果,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李健;吕利;杨振祥;曾宁川;郭芳芳

来源:西南国防医药 2005 年 1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4 | 下载:8
作者:
李健;吕利;杨振祥;曾宁川;郭芳芳
来源:
西南国防医药 2005 年 15卷 3期
标签:
单侧唇裂 鼻畸形 修复
目的:改进唇裂二次修复术,为塑造更为良好的鼻唇外观设计一种新方法.方法:上唇切口设计尽量在原来基础上,可采用上三角瓣、下三角瓣或局部"Z"瓣,尽量使术后切口瘢痕沿着人中嵴.解剖出口轮匝肌,"Z"字交叉缝合两侧肌肉瓣,消除口轮匝肌附着点畸形,恢复其连续性.红唇部采取"Z"形切口消除凹陷畸形,消除患侧臃肿及恢复人中嵴、唇珠丰满度.开放式鼻整形切口,解剖出双侧全部鼻翼软骨,在患侧鼻前庭内制成前庭粘膜软骨瓣,将其向上方V-Y推进并悬吊,使得鼻翼软骨整体旋转,外侧脚向前、内、上方推进,患侧鼻孔和穹隆抬高,鼻小柱延长.结果:自1998年来采用改进新法共计进行了唇裂术后畸形二次修复术89例,术后随访1~5年,效果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对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二次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唇及鼻翼软骨整体复位具有很好的美容美学效果,远期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