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243

目的:了解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PHEO )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生化、心肌酶谱、血常规、血与尿儿茶酚胺、心电图及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采用超声、CT和/或MRI ,定性采用病理诊断。结果入选的7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男53例,女21例,年龄13~76岁,平均(48.24±1.62岁),病程1天~30年。以嗜铬细胞瘤三联症之一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27例(36.49%)、高血压56例(75.68%)、低血压3例(4.05%)、急性左心衰竭3例(4.05%)、合并冠心病3例(4.05%)、儿茶酚胺心肌病4例(5.41%)。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10例(13.51%),窦性心动过缓5例(6.76%),低钾血症5例(6.76%)。18例患者行心肌酶谱检查,其中16例增高(88.89%)。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少数可伴有低血压,心律失常以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严重者可并发儿茶酚胺心肌病及心力衰竭。

作者:宫士坤;刘忠

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 年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243
作者:
宫士坤;刘忠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 年 1期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心血管损害 诊断 治疗
目的:了解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PHEO )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生化、心肌酶谱、血常规、血与尿儿茶酚胺、心电图及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采用超声、CT和/或MRI ,定性采用病理诊断。结果入选的7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男53例,女21例,年龄13~76岁,平均(48.24±1.62岁),病程1天~30年。以嗜铬细胞瘤三联症之一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27例(36.49%)、高血压56例(75.68%)、低血压3例(4.05%)、急性左心衰竭3例(4.05%)、合并冠心病3例(4.05%)、儿茶酚胺心肌病4例(5.41%)。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10例(13.51%),窦性心动过缓5例(6.76%),低钾血症5例(6.76%)。18例患者行心肌酶谱检查,其中16例增高(88.89%)。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少数可伴有低血压,心律失常以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严重者可并发儿茶酚胺心肌病及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