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28

目的建立小儿下肢损伤严重程度判定评分表和判别方程,制订截肢分值区间、保肢分值区间和留观灰色区间.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89例下肢严重损伤患儿治疗情况,应用评分方法,根据受伤时患儿休克程度、伤口污染程度、皮肤、肌肉和肌腱、骨关节、血管及神经组织损伤程度等7项指标进行多因素两类判别分析,并对伤肢进行计量.结果截肢组平均分为22.66±2.07分,保肢组平均分为15.35±3.31分.判别方程为Z=1.48X1+1.43X2+1.63X3+5.84X4+5.09X5+4.34X6+2.19X7,分析各因素对方程的影响率,以肌肉严重损伤对伤肢威胁最大,其次为骨关节损伤和血管损伤.截肢组Z值范围为79.20±13.77;保肢组Z值范围为54.55±15.21,Z截肢组=79.20;Z保肢组=54.55,Z中间值=66.22.结论小儿下肢损伤严重程度判定评分表和判别方程对小儿下肢损伤伤情判断有重要作用,初步制订急诊截肢伤肢分值必须大于79.20分,79.20~66.22为留观灰色区间.

作者:唐运章;王琼书;杜鹃;陈庄洪;蔡贤华;徐峰

来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4 年 2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28
作者:
唐运章;王琼书;杜鹃;陈庄洪;蔡贤华;徐峰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4 年 25卷 4期
标签:
小儿下肢 严重损伤 截肢/保留
目的建立小儿下肢损伤严重程度判定评分表和判别方程,制订截肢分值区间、保肢分值区间和留观灰色区间.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89例下肢严重损伤患儿治疗情况,应用评分方法,根据受伤时患儿休克程度、伤口污染程度、皮肤、肌肉和肌腱、骨关节、血管及神经组织损伤程度等7项指标进行多因素两类判别分析,并对伤肢进行计量.结果截肢组平均分为22.66±2.07分,保肢组平均分为15.35±3.31分.判别方程为Z=1.48X1+1.43X2+1.63X3+5.84X4+5.09X5+4.34X6+2.19X7,分析各因素对方程的影响率,以肌肉严重损伤对伤肢威胁最大,其次为骨关节损伤和血管损伤.截肢组Z值范围为79.20±13.77;保肢组Z值范围为54.55±15.21,Z截肢组=79.20;Z保肢组=54.55,Z中间值=66.22.结论小儿下肢损伤严重程度判定评分表和判别方程对小儿下肢损伤伤情判断有重要作用,初步制订急诊截肢伤肢分值必须大于79.20分,79.20~66.22为留观灰色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