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9 | 下载36

目的 探讨致痛性操作对新生大鼠远期海马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将28只新生雄鼠随机分为疼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4只.疼痛组大鼠生后第1~7天每日进行4次针刺足底的致痛性操作,建立新生期致痛经历的大鼠模型,模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反复经历致痛性操作的患儿;对照组用棉签触碰同侧足底.分别取第8天和第21天两组大鼠的海马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构建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出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与疼痛刺激反应或大脑认知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包括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1亚基编码基因(GABRB1)、谷氨酸NMDA受体NR2A亚基编码基因(GRIN2A)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编码基因(IL1 RAPL1),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其中1个关键基因.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疼痛组和对照组第8天的差异基因仅有6个,而第21天增加至53个,其中下调者占85.0%(45/53),根据基因本体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注释结果,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膜、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突触连接、神经递质受体、免疫反应等.关键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结果与转录组全基因测序RNA序列趋势一致.结论 早期反复经历致痛性操作的大鼠大脑海马突触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离子通道蛋白、神经递质受体以及一

作者:凌茹;闵翠婷;陈梦莹;陈银花;周炜;李晓南

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19 年 34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9 | 下载:36
作者:
凌茹;闵翠婷;陈梦莹;陈银花;周炜;李晓南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19 年 34卷 6期
标签:
疼痛 基因表达谱 海马 RNA序列 大鼠 Pain Gene expression Hippocampus RNA-sequence Rats
目的 探讨致痛性操作对新生大鼠远期海马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将28只新生雄鼠随机分为疼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4只.疼痛组大鼠生后第1~7天每日进行4次针刺足底的致痛性操作,建立新生期致痛经历的大鼠模型,模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反复经历致痛性操作的患儿;对照组用棉签触碰同侧足底.分别取第8天和第21天两组大鼠的海马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构建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出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与疼痛刺激反应或大脑认知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包括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1亚基编码基因(GABRB1)、谷氨酸NMDA受体NR2A亚基编码基因(GRIN2A)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编码基因(IL1 RAPL1),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其中1个关键基因.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疼痛组和对照组第8天的差异基因仅有6个,而第21天增加至53个,其中下调者占85.0%(45/53),根据基因本体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注释结果,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膜、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突触连接、神经递质受体、免疫反应等.关键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结果与转录组全基因测序RNA序列趋势一致.结论 早期反复经历致痛性操作的大鼠大脑海马突触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离子通道蛋白、神经递质受体以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