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17

目的:通过不同的方法建立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筛选出更稳定、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方法将144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N、S、V1、V2、V3、V46组,即正常对照组(N 组)、假手术组(S 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组(V1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左下肢制动组(V2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1 ml 组(V3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凝血酶0.25 U 组(V4组),每组24只。于建模后第2、6、10日,分别处死各组大鼠8只,比较各组血栓形成情况,并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建模后第2、6、10日,N、S 组均未见血栓形成;V1组血栓形成率(0%、12.5%、25%)与 N、S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3组血栓形成率(62.5%、87.5%、75%)明显高于 N、S、V1、V2(25%、50%、50%)、V4(28.6%、62.5%、37.5%)组(P <0.05);V2、V4组血栓形成率均高于 N、S、V1组(P <0.05),而 V2、V4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检查可见血栓不同时期的变化及血管再通现象。结论通过不完全阻滞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的方法,可以建立稳定的、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此模型可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转归及防治的研究。

作者:张朝顺;柯常江;冯起校;邱海兵;覃善君

来源:新医学 2014 年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17
作者:
张朝顺;柯常江;冯起校;邱海兵;覃善君
来源:
新医学 2014 年 10期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Deep vein thrombosis Disease models,animal Rat
目的:通过不同的方法建立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筛选出更稳定、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方法将144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N、S、V1、V2、V3、V46组,即正常对照组(N 组)、假手术组(S 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组(V1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左下肢制动组(V2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1 ml 组(V3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凝血酶0.25 U 组(V4组),每组24只。于建模后第2、6、10日,分别处死各组大鼠8只,比较各组血栓形成情况,并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建模后第2、6、10日,N、S 组均未见血栓形成;V1组血栓形成率(0%、12.5%、25%)与 N、S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3组血栓形成率(62.5%、87.5%、75%)明显高于 N、S、V1、V2(25%、50%、50%)、V4(28.6%、62.5%、37.5%)组(P <0.05);V2、V4组血栓形成率均高于 N、S、V1组(P <0.05),而 V2、V4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检查可见血栓不同时期的变化及血管再通现象。结论通过不完全阻滞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的方法,可以建立稳定的、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此模型可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转归及防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