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8

目的:研究非心脏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动物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4组:①缺血/再灌注(I/R,n=6),离体心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②心脏缺血预处理组(IPC,n=6),离体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缺血5 min/再灌5 min各2次;③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DL-IPC,n=6),反复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5 min/松开5 min,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④肾缺血预处理组(K-IPC,n=6),反复3次阻断左肾动脉5 min/放开5 min,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然后各组全心缺血45 min,恢复灌注15 min改为工作心30 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羟脯氨酸(HP)含量及血清内皮素(ET)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IPC,DL-IPC及K-IPC组左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P<0.05),ATP含量、SOD活性、HP含量均优于I/R组(P<0.01),心肌含水量低于I/R组(P<0.05),MDA含量,CK,LDH漏出率及ET含量均低于I/R组(P<0.01).结论:非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心脏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孙忠东;杨辰垣;陈涛;夏家红;蔡俊坚;邢建洲

来源:心脏杂志 2002 年 14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8
作者:
孙忠东;杨辰垣;陈涛;夏家红;蔡俊坚;邢建洲
来源:
心脏杂志 2002 年 14卷 3期
标签:
缺血预处理 未成熟心肌 心肌间质 心肌保护
目的:研究非心脏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动物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4组:①缺血/再灌注(I/R,n=6),离体心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②心脏缺血预处理组(IPC,n=6),离体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缺血5 min/再灌5 min各2次;③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DL-IPC,n=6),反复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5 min/松开5 min,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④肾缺血预处理组(K-IPC,n=6),反复3次阻断左肾动脉5 min/放开5 min,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然后各组全心缺血45 min,恢复灌注15 min改为工作心30 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羟脯氨酸(HP)含量及血清内皮素(ET)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IPC,DL-IPC及K-IPC组左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P<0.05),ATP含量、SOD活性、HP含量均优于I/R组(P<0.01),心肌含水量低于I/R组(P<0.05),MDA含量,CK,LDH漏出率及ET含量均低于I/R组(P<0.01).结论:非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心脏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具有明显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