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59 | 下载0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其对健康的影响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成都市12个区(市)县的12个社区分别随机抽取2438名18岁及以上常住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成都市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为24.16%和6.15%,其中男性超重率(27.82%)高于女性(20.83%),40 ~59岁组超重率在各年龄组中最高(30.42%),近郊区县人群的肥胖率(7.39%)高于主城区(4.95%),60岁及以上年龄组肥胖率最高(7.58%).超重及肥胖在不同人群中发生的危险度不同,经常食用油腻食物人群的超重和肥胖发生危险性分别为不经常食用人群的1.86和1.73倍.静坐生活方式人群超重和肥胖发生危险性分别为非静坐生活方式人群的1.33和1.60倍.结论 成都市超重和肥胖之比约为4∶1,肥胖发病率的潜在上升危险仍然较大.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加强体重监测,减少超重及肥胖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作者:夏劲节;魏咏兰;王琼;鹿茸;姚思君

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 年 30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59 | 下载:0
作者:
夏劲节;魏咏兰;王琼;鹿茸;姚思君
来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 年 30卷 2期
标签:
超重 肥胖 影响因素 overweight obesity influential factor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其对健康的影响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成都市12个区(市)县的12个社区分别随机抽取2438名18岁及以上常住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成都市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为24.16%和6.15%,其中男性超重率(27.82%)高于女性(20.83%),40 ~59岁组超重率在各年龄组中最高(30.42%),近郊区县人群的肥胖率(7.39%)高于主城区(4.95%),60岁及以上年龄组肥胖率最高(7.58%).超重及肥胖在不同人群中发生的危险度不同,经常食用油腻食物人群的超重和肥胖发生危险性分别为不经常食用人群的1.86和1.73倍.静坐生活方式人群超重和肥胖发生危险性分别为非静坐生活方式人群的1.33和1.60倍.结论 成都市超重和肥胖之比约为4∶1,肥胖发病率的潜在上升危险仍然较大.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加强体重监测,减少超重及肥胖对身体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