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2 | 下载0

目的 了解四川省高县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76-2013年高县钩体病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6-2013年累计发病3 814例,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和发病率为0.09/10万和21.42/10万,年均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x2=604.74,P<0.01.1976-1983年发病率波动在5.39/10万~38.1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7.63/10万;1984-1993年发病呈现3次暴发流行,发病率波动在7.55/10万~169.9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8.43/10万;1994-2013年发病率波动在0.21/10万~7.8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34/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8~ 10月,占病例总数的94.87%,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流行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病例集中在10 ~ 34岁,年均发病率为66.05/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2.63∶1,职业主要集中在农民,其次是学生分别占总病例数的77.66%和14.55%.结论 四川省高县钩体病年均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提示钩体病综合防治措施成效显著.8~10月为高发季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0 ~ 35岁的农民和学生是高危人群.

作者:王代良

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5 年 31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2 | 下载:0
作者:
王代良
来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5 年 31卷 6期
标签:
钩端螺旋体 流行规律 发病率 leptospirosis epidemic regularity incidence rate
目的 了解四川省高县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76-2013年高县钩体病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6-2013年累计发病3 814例,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和发病率为0.09/10万和21.42/10万,年均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x2=604.74,P<0.01.1976-1983年发病率波动在5.39/10万~38.1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7.63/10万;1984-1993年发病呈现3次暴发流行,发病率波动在7.55/10万~169.9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8.43/10万;1994-2013年发病率波动在0.21/10万~7.8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34/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8~ 10月,占病例总数的94.87%,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流行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病例集中在10 ~ 34岁,年均发病率为66.05/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2.63∶1,职业主要集中在农民,其次是学生分别占总病例数的77.66%和14.55%.结论 四川省高县钩体病年均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提示钩体病综合防治措施成效显著.8~10月为高发季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0 ~ 35岁的农民和学生是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