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4 | 下载68

目的 分析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 收集59 例(59 眼)假性黄斑裂孔患者,经黄斑中心的垂直和水平线性扫描采集 OCT 图像,选择符合假性黄斑裂孔的图像,进行裂孔形态、视网膜前膜观察,用随机软件测量裂孔大小、裂孔中央和孔周视网膜厚度,并分析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OCT 图像表现为孔周视网膜增厚,视网膜组织内有低反射区,孔底无视网膜组织缺损及孔前盖膜,孔壁形态多样,依孔壁的形态不同分为 5 型:两侧均为陡峭壁型 47 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倾斜型 7 眼;两侧向内凹型 2 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内凹型 2 眼;两侧均为倾斜型 1 眼.明确显示有视网膜前膜 34眼.水平及垂直扫描裂孔中央厚度(平均 113.3μm 和110.0μm)与视力无明显的相关性(r2=0.013,P=0.39;r2=0.002.P=0.727).裂孔的横径(平均 476.5 μm)略大于垂直径(平均446.5μm),裂孔呈横椭圆形.结论 假性黄斑裂孔与全层或临界黄斑裂孔有不同的 OCT 图像,孔壁多为陡峭型,部分裂孔显示有视网膜前膜,裂孔中央厚度接近正常,视力下降程度轻.

作者:窦宏亮;马志中;许艺民;王欣;杨艳芳;刘峰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08 年 28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4 | 下载:68
作者:
窦宏亮;马志中;许艺民;王欣;杨艳芳;刘峰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08 年 28卷 12期
标签:
黄斑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图像分析
目的 分析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 收集59 例(59 眼)假性黄斑裂孔患者,经黄斑中心的垂直和水平线性扫描采集 OCT 图像,选择符合假性黄斑裂孔的图像,进行裂孔形态、视网膜前膜观察,用随机软件测量裂孔大小、裂孔中央和孔周视网膜厚度,并分析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OCT 图像表现为孔周视网膜增厚,视网膜组织内有低反射区,孔底无视网膜组织缺损及孔前盖膜,孔壁形态多样,依孔壁的形态不同分为 5 型:两侧均为陡峭壁型 47 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倾斜型 7 眼;两侧向内凹型 2 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内凹型 2 眼;两侧均为倾斜型 1 眼.明确显示有视网膜前膜 34眼.水平及垂直扫描裂孔中央厚度(平均 113.3μm 和110.0μm)与视力无明显的相关性(r2=0.013,P=0.39;r2=0.002.P=0.727).裂孔的横径(平均 476.5 μm)略大于垂直径(平均446.5μm),裂孔呈横椭圆形.结论 假性黄斑裂孔与全层或临界黄斑裂孔有不同的 OCT 图像,孔壁多为陡峭型,部分裂孔显示有视网膜前膜,裂孔中央厚度接近正常,视力下降程度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