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0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C的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手术区的形态学变化及房水引流途径.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24眼),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18眼)和正常对照组3只(6眼).实验组兔双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分剐于术后1d、14d、1个月时随机选择3只兔,一眼前房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mxidase,HRP),另一眼前房注入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葡聚糖(tetramethyl rhodamine-dextran,TMR-D).60 min后经颈动脉灌注固定,摘取眼球,冰冻切片,观察示踪剂的分布及手术区的形态学变化.正常对照组3只兔,双眼未行手术,示踪剂前房注入方法同前.结果实验组兔眼滤过泡及浅层巩膜瓣下的滤过腔于术后1d及14d时可见HRP强染色.术后14d时,滤过腔内未见明显纤维组织形成,滤过腔周围观膜内有HRP散在染色.术后1个月时,滤过腔局限,少量HRP颗粒分布,滤过腔见纤维组织增生.正常对照组结膜下仅微弱HRP显色,巩膜内无HRP颗粒分布.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脉络膜均可见TMR-D红色荧光.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房水引流途径涉及结膜下外滤过、巩膜内吸收及葡萄膜巩膜引流.

作者:贺春梅;王竫华;王大博;张军富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09 年 2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0
作者:
贺春梅;王竫华;王大博;张军富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09 年 29卷 3期
标签: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辣根过氧化物酶 四甲基罗丹明标记葡聚糖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C的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手术区的形态学变化及房水引流途径.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24眼),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18眼)和正常对照组3只(6眼).实验组兔双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分剐于术后1d、14d、1个月时随机选择3只兔,一眼前房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mxidase,HRP),另一眼前房注入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葡聚糖(tetramethyl rhodamine-dextran,TMR-D).60 min后经颈动脉灌注固定,摘取眼球,冰冻切片,观察示踪剂的分布及手术区的形态学变化.正常对照组3只兔,双眼未行手术,示踪剂前房注入方法同前.结果实验组兔眼滤过泡及浅层巩膜瓣下的滤过腔于术后1d及14d时可见HRP强染色.术后14d时,滤过腔内未见明显纤维组织形成,滤过腔周围观膜内有HRP散在染色.术后1个月时,滤过腔局限,少量HRP颗粒分布,滤过腔见纤维组织增生.正常对照组结膜下仅微弱HRP显色,巩膜内无HRP颗粒分布.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脉络膜均可见TMR-D红色荧光.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房水引流途径涉及结膜下外滤过、巩膜内吸收及葡萄膜巩膜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