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0 | 下载0

目的 验证小波分析在原发型开角性青光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提取中的可靠性.方法 正常志愿者10人(10眼),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2例(I2眼),分别为正常组和青光眼组,2组均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量.利用离散Meyer小波对原始信号进行7层小波分解,提取单一尺度小波系数,比较与原信号时域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对小波变换后的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学分析.分析小波变换后信号的P1、N2、P2峰潜时,N1P1、P1N1波幅值.结果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主要成分为N1、P1、N2、P2、N3五波,其中原始信号指标正常组N1P1为(8.1±3.0)μV,青光眼组N1P1为(6.5±8.2)μV,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原始信号指标正常组P1N2为(12.5±9.1)μV,青光眼组P1N2为(12.2±4.3)μV,2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提炼出第4,5层细节系数和(D4+D5),其波形变化较正常眼显著,波形规整,主要波形成分识别度高,重构小波细节系数D45指标后正常组N1P1为(9.2±4.2)μV,青光眼组N1P1为(6.5±3.8)μV;正常组P1N2为(13.7±5.6)μV,青光眼组P1N2为(10.2±3.2)μV,N1P1和P1N2幅值差异在正常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间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小波分析可作为提取正常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特征的可靠

作者:胡庆军;田蓓;郭学谦;李蕊;赵明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11 年 31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0 | 下载:0
作者:
胡庆军;田蓓;郭学谦;李蕊;赵明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11 年 31卷 6期
标签:
青光眼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小波分析
目的 验证小波分析在原发型开角性青光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提取中的可靠性.方法 正常志愿者10人(10眼),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2例(I2眼),分别为正常组和青光眼组,2组均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量.利用离散Meyer小波对原始信号进行7层小波分解,提取单一尺度小波系数,比较与原信号时域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对小波变换后的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学分析.分析小波变换后信号的P1、N2、P2峰潜时,N1P1、P1N1波幅值.结果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主要成分为N1、P1、N2、P2、N3五波,其中原始信号指标正常组N1P1为(8.1±3.0)μV,青光眼组N1P1为(6.5±8.2)μV,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原始信号指标正常组P1N2为(12.5±9.1)μV,青光眼组P1N2为(12.2±4.3)μV,2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提炼出第4,5层细节系数和(D4+D5),其波形变化较正常眼显著,波形规整,主要波形成分识别度高,重构小波细节系数D45指标后正常组N1P1为(9.2±4.2)μV,青光眼组N1P1为(6.5±3.8)μV;正常组P1N2为(13.7±5.6)μV,青光眼组P1N2为(10.2±3.2)μV,N1P1和P1N2幅值差异在正常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间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小波分析可作为提取正常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特征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