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 | 下载32

目的 通过高危兔眼模型分析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效果及免疫排斥反应特点.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28只兔分成2组:穿透性角膜移植组(PK组)和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组(DSEK组),每组各14只,右眼为手术眼.术后用裂隙灯检查角膜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情况,并记录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和新生血管指数(neovascularization index,NI).利用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各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的表达.结果 眼前节检查显示PK组大部分兔眼角膜水肿、混浊及大量新生血管,而DSEK组只有少量兔眼出现角膜混浊水肿.PK组13眼(92.9%)出现排斥反应,明显高于DSEK组的4眼(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PK组单核细胞浸润明显高于DSEK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K组IL-2、IL-10和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DSEK组.结论 DSEK术后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几率低,且比PK术后排斥反应程度弱,角膜内皮移植术是治疗角膜内皮疾病的一个理想选择.

作者:叶向彧;王艳;胡颖峰;张嵘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17 年 3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 | 下载:32
作者:
叶向彧;王艳;胡颖峰;张嵘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17 年 37卷 12期
标签:
角膜 内皮细胞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cornea endothelial cells keratoplasty rejection
目的 通过高危兔眼模型分析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效果及免疫排斥反应特点.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28只兔分成2组:穿透性角膜移植组(PK组)和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组(DSEK组),每组各14只,右眼为手术眼.术后用裂隙灯检查角膜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情况,并记录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和新生血管指数(neovascularization index,NI).利用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各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的表达.结果 眼前节检查显示PK组大部分兔眼角膜水肿、混浊及大量新生血管,而DSEK组只有少量兔眼出现角膜混浊水肿.PK组13眼(92.9%)出现排斥反应,明显高于DSEK组的4眼(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PK组单核细胞浸润明显高于DSEK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K组IL-2、IL-10和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DSEK组.结论 DSEK术后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几率低,且比PK术后排斥反应程度弱,角膜内皮移植术是治疗角膜内皮疾病的一个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