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6 | 下载100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常导致患者视力的进行性下降。研究该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并指导临床上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制定预防、治疗策略。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特发性黄斑前膜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眼科检查,并对体检中发现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与无该病人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特发性黄斑前膜与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清白蛋白、肾功能及白内障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期间共27 400人进行了眼科检查,发现特发性黄斑前膜76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均无明显的眼科主诉,40岁以下患病者12例(12/11 659),51 ~ 60岁患病者21例(21/4595),60岁以上患病者32例( 32/2544)。发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人群中42%合并高血压,5%合并糖尿病,66%合并血脂水平异常,6%合并肾功能不全,18%合并白内障。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51岁以上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白内障者发生特发性黄斑前膜病变的风险增加,与50岁以下无高血压、无高脂血症和无白内障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与年龄40岁以下的患者比较,51 ~60岁的人群患病风

作者:吴婵;董方田;楼慧萍;戴荣平;于伟泓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1 年 29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6 | 下载:100
作者:
吴婵;董方田;楼慧萍;戴荣平;于伟泓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1 年 29卷 9期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 高脂血症 年龄 健康体检 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s Hyperlipidemi Age Health check-up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常导致患者视力的进行性下降。研究该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并指导临床上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制定预防、治疗策略。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特发性黄斑前膜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眼科检查,并对体检中发现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与无该病人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特发性黄斑前膜与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清白蛋白、肾功能及白内障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期间共27 400人进行了眼科检查,发现特发性黄斑前膜76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均无明显的眼科主诉,40岁以下患病者12例(12/11 659),51 ~ 60岁患病者21例(21/4595),60岁以上患病者32例( 32/2544)。发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人群中42%合并高血压,5%合并糖尿病,66%合并血脂水平异常,6%合并肾功能不全,18%合并白内障。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51岁以上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白内障者发生特发性黄斑前膜病变的风险增加,与50岁以下无高血压、无高脂血症和无白内障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与年龄40岁以下的患者比较,51 ~60岁的人群患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