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2 | 下载81

背景 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致病基因的筛查是研究先天性白内障发病分子机制的重要步骤. 目的 明确一结晶样晶状体混浊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内障(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 方法 收集山西省榆社县一个四代先天性结晶样混浊白内障家系22名成员,其中患者10例.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该家系成员进行家系调查以确定遗传方式.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常规眼科临床检查确定表型.采集其中17例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5 ml并提取DNA,ADCC的17个已知致病基因周围选取22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通过对微卫星标志物的扩增和基因型分析对该家系进行基因两点连锁分析,并计算对数优势评分(LOD)值.对筛选的候选基因进行直接测序分析. 结果 该家系患者晶状体混浊表型非常类似,家系分析表明为四代垂直遗传,符合单基因ADCC的特点.基因连锁分析提示,该家系与微卫星D2S325位点和D2S2358位点连锁,最大LOD值分别为1.20(θ=0)和0.22(θ=0),位于此区域内的CR YGD基因测序后发现一个已经报道的错义突变c.C70A(p.P23T). 结论 CRYGD基因P23T突变是该家系结晶样晶状体混浊的致病原因.

作者:张素华;张晓慧;张哲;刘杰为;江琳;刘建亭;董慧;郭彩虹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2 年 30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2 | 下载:81
作者:
张素华;张晓慧;张哲;刘杰为;江琳;刘建亭;董慧;郭彩虹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2 年 30卷 9期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微卫星标记 等位基因共享分析 基因测序 Congenital cataract Microsatellite marker Alleles sharing analysis Gene sequencing
背景 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致病基因的筛查是研究先天性白内障发病分子机制的重要步骤. 目的 明确一结晶样晶状体混浊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内障(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 方法 收集山西省榆社县一个四代先天性结晶样混浊白内障家系22名成员,其中患者10例.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该家系成员进行家系调查以确定遗传方式.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常规眼科临床检查确定表型.采集其中17例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5 ml并提取DNA,ADCC的17个已知致病基因周围选取22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通过对微卫星标志物的扩增和基因型分析对该家系进行基因两点连锁分析,并计算对数优势评分(LOD)值.对筛选的候选基因进行直接测序分析. 结果 该家系患者晶状体混浊表型非常类似,家系分析表明为四代垂直遗传,符合单基因ADCC的特点.基因连锁分析提示,该家系与微卫星D2S325位点和D2S2358位点连锁,最大LOD值分别为1.20(θ=0)和0.22(θ=0),位于此区域内的CR YGD基因测序后发现一个已经报道的错义突变c.C70A(p.P23T). 结论 CRYGD基因P23T突变是该家系结晶样晶状体混浊的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