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1 | 下载124

背景 随着病情发展,皮质性白内障患眼的晶状体厚度及前房结构将发生变化,可能对眼部结构及功能产生重要影响,需要一种可直接测量晶状体前后表面及房角结构的检查方法,以量化不同分期白内障的上述指标变化. 目的 采用CASIA SS-1000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并比较初发期和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厚度及房角相关指标. 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5年10月16-30日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初发期和膨胀期皮质性白内障患者50例87眼,其中男21例,女29例;初发期白内障患者28例44眼,平均年龄(56.46±12.90)岁,膨胀期白内障患者22例43眼,平均年龄(70.95±8.81)岁.利用CASIA SS-1000 AS-OCT测量患眼晶状体厚度、房角开放距离(AOD)、前房角隐窝面积(ARA)、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小梁网虹膜角(TIA)及前房深度(ACD),比较2个组患眼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初发期白内障晶状体平均厚度为(4.438±0.487)mm,膨胀期白内障晶状体厚度平均为(5.094±0.451) mm,膨胀期白内障患眼晶状体明显增厚,平均增加(0.656±0.10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3,P=0.000);初发期白内障患眼ACD平均为(2.966±0.326)mm,膨胀期患眼ACD平均为(2.534±0.376) mm,随着白内障发展,ACD平均减少(0.432±0.075)mm,差异

作者:胡宗莉;叶剑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年 35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1 | 下载:124
作者:
胡宗莉;叶剑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年 35卷 12期
标签:
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 皮质性白内障 晶状体厚度 前房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ortical cataract Lens thickness Anterior chamber
背景 随着病情发展,皮质性白内障患眼的晶状体厚度及前房结构将发生变化,可能对眼部结构及功能产生重要影响,需要一种可直接测量晶状体前后表面及房角结构的检查方法,以量化不同分期白内障的上述指标变化. 目的 采用CASIA SS-1000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并比较初发期和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厚度及房角相关指标. 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5年10月16-30日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初发期和膨胀期皮质性白内障患者50例87眼,其中男21例,女29例;初发期白内障患者28例44眼,平均年龄(56.46±12.90)岁,膨胀期白内障患者22例43眼,平均年龄(70.95±8.81)岁.利用CASIA SS-1000 AS-OCT测量患眼晶状体厚度、房角开放距离(AOD)、前房角隐窝面积(ARA)、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小梁网虹膜角(TIA)及前房深度(ACD),比较2个组患眼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初发期白内障晶状体平均厚度为(4.438±0.487)mm,膨胀期白内障晶状体厚度平均为(5.094±0.451) mm,膨胀期白内障患眼晶状体明显增厚,平均增加(0.656±0.10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3,P=0.000);初发期白内障患眼ACD平均为(2.966±0.326)mm,膨胀期患眼ACD平均为(2.534±0.376) mm,随着白内障发展,ACD平均减少(0.432±0.075)mm,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