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1 | 下载92

目的 探讨二次撕囊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根据术中拟用撕囊方式的不同将术眼分成2个组.二次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二次撕囊技术,即先用撕囊镊完成4 mm的小圆形撕囊,待超声乳化及IOL植入后再扩大撕囊范围至5~6 mm;常规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常规撕囊法完成撕囊操作.2个组间患者人口基线特征匹配,术眼均采用同一规格的折叠式IOL.比较2个组间术眼术后裸眼视力(UCVA)、撕囊成功率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2个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1d、3d二次撕囊组术眼UCVA分别为4.70±0.09和4.70±0.08,明显优于常规撕囊组的4.60±0.08和4.6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d、1个月及3个月2个组间U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次撕囊组术眼的撕囊成功率为100% (20/20),明显高于常规撕囊组的80% (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术中二次撕囊组术眼未发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常规撕囊组有4眼后囊膜破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潘绍新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年 3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1 | 下载:92
作者:
潘绍新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年 36卷 3期
标签:
白内障/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疗效 安全性 连续环形撕囊 过熟期白内障 Cataract/surgery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outcomes Safety Continuous curvilineal capsulorrhexis Hypermature cataract
目的 探讨二次撕囊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根据术中拟用撕囊方式的不同将术眼分成2个组.二次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二次撕囊技术,即先用撕囊镊完成4 mm的小圆形撕囊,待超声乳化及IOL植入后再扩大撕囊范围至5~6 mm;常规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常规撕囊法完成撕囊操作.2个组间患者人口基线特征匹配,术眼均采用同一规格的折叠式IOL.比较2个组间术眼术后裸眼视力(UCVA)、撕囊成功率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2个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1d、3d二次撕囊组术眼UCVA分别为4.70±0.09和4.70±0.08,明显优于常规撕囊组的4.60±0.08和4.6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d、1个月及3个月2个组间U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次撕囊组术眼的撕囊成功率为100% (20/20),明显高于常规撕囊组的80% (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术中二次撕囊组术眼未发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常规撕囊组有4眼后囊膜破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