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36 | 下载422

黏蛋白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功能可分为分泌型黏蛋白和跨膜型黏蛋白。分泌型黏蛋白主要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功能包括维持泪膜稳定性、清除及抗菌作用、保护眼表;跨膜型黏蛋白主要由眼表上皮细胞表达,承担泪膜稳定性的维持、屏障及信号转导功能。黏蛋白质和量的异常都会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干眼的发生,而干眼可导致眼表上皮完整性破坏,进而加重黏蛋白的异常。黏蛋白的检测手法包括泪液蕨样变检查法、眼表染色法、印迹细胞学检测、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泪膜破裂模式检查及黏蛋白定量测定。临床上改善黏蛋白分泌的药物有P2Y2受体激动剂和黏蛋白分泌激动剂两类。眼科临床医生应了解眼表组织中黏蛋白的基本特征及功能,关注目前眼科黏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及其与干眼的关系,跟踪或参与黏蛋白相关研究和黏蛋白异常型干眼的精准诊疗研究,并更好地对混合型干眼、中重度干眼或免疫相关干眼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洪晶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年 38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36 | 下载:422
作者:
洪晶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年 38卷 11期
标签:
黏蛋白 杯状细胞 干眼 Mucin Goblet cell Dry eye
黏蛋白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功能可分为分泌型黏蛋白和跨膜型黏蛋白。分泌型黏蛋白主要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功能包括维持泪膜稳定性、清除及抗菌作用、保护眼表;跨膜型黏蛋白主要由眼表上皮细胞表达,承担泪膜稳定性的维持、屏障及信号转导功能。黏蛋白质和量的异常都会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干眼的发生,而干眼可导致眼表上皮完整性破坏,进而加重黏蛋白的异常。黏蛋白的检测手法包括泪液蕨样变检查法、眼表染色法、印迹细胞学检测、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泪膜破裂模式检查及黏蛋白定量测定。临床上改善黏蛋白分泌的药物有P2Y2受体激动剂和黏蛋白分泌激动剂两类。眼科临床医生应了解眼表组织中黏蛋白的基本特征及功能,关注目前眼科黏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及其与干眼的关系,跟踪或参与黏蛋白相关研究和黏蛋白异常型干眼的精准诊疗研究,并更好地对混合型干眼、中重度干眼或免疫相关干眼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