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8 | 下载34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复极动态离散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心力衰竭组)和对照人群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并计算QT离散度(QTd)、QT变异指数(QTVI)、QT短期离散度(STVQT);比较2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QT和QTc [(369].7±42.1)ms vs.(363.0±38.4)ms,(386.0±17.1)ms vs.(377.8±28.9)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力衰竭组QTd (60.4±10.3)ms、QTVI (-0.4±0.1)、STVQT(5.2±1.3)ms 均大于健康对照组(50.7±12.1)ms、(-1.0±02.) ms、(3.3±1.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心脏超声显示,心力衰竭组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差于健康对照组[LVEF:(43.76±3.01)% vs.(58.33±4.84)%;E:(850.5±17.18)cm/s vs.(94.12±16.06)cm/s;E/A:(1.04±0.06 vs.1.23±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复极动态离散度显著增加,提示心脏电活动适应能力下降,可能是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婷;陈刚;杨锴

来源:疑难病杂志 2014 年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8 | 下载:34
作者:
黄婷;陈刚;杨锴
来源:
疑难病杂志 2014 年 2期
标签:
心力衰竭,慢性 复极动态离散度 心脏性猝死 Heart failure,chronic Cardiac repolarization dynamic variability Sudden cardiac death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复极动态离散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心力衰竭组)和对照人群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并计算QT离散度(QTd)、QT变异指数(QTVI)、QT短期离散度(STVQT);比较2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QT和QTc [(369].7±42.1)ms vs.(363.0±38.4)ms,(386.0±17.1)ms vs.(377.8±28.9)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力衰竭组QTd (60.4±10.3)ms、QTVI (-0.4±0.1)、STVQT(5.2±1.3)ms 均大于健康对照组(50.7±12.1)ms、(-1.0±02.) ms、(3.3±1.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心脏超声显示,心力衰竭组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差于健康对照组[LVEF:(43.76±3.01)% vs.(58.33±4.84)%;E:(850.5±17.18)cm/s vs.(94.12±16.06)cm/s;E/A:(1.04±0.06 vs.1.23±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复极动态离散度显著增加,提示心脏电活动适应能力下降,可能是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