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9 | 下载63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反馈在压力应激刺激下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住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馈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反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改良巴氏指数( MBI)测试,比较2组的分值变化。并在治疗前后以认知能力测试作为压力应激源,在安静基线状态、压力应激状态及结束休息状态下,了解HRV指标变化规律,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反馈组经过治疗后HAMD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 t =-2 O.10, P =0.04;t =7.88, P =0.01)。压力应激源刺激下,反馈组低频段(LF)和心率(HR)比对照组升高缓慢( t =36.13, P =0.02;t =14.88, P =0.02),在休息结束时反馈组的HR恢复速度较快( t =27.16, P =0.05)。结论 HRV生物反馈可以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HRV指标并改善情绪。应对压力应激刺激时,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敏感性,强化迷走神经活动,使个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达到动态的平衡,增强了应对各种变化的适应性能力。但HRV生物反馈长期效应的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欣;宋鲁平;邢春晓;陈炘钧;张妍

来源:疑难病杂志 2016 年 15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9 | 下载:63
作者:
李欣;宋鲁平;邢春晓;陈炘钧;张妍
来源:
疑难病杂志 2016 年 15卷 10期
标签:
心率变异性 生物反馈 脑卒中 抑郁 压力应激 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 Stroke Depression Stress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反馈在压力应激刺激下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住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馈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反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改良巴氏指数( MBI)测试,比较2组的分值变化。并在治疗前后以认知能力测试作为压力应激源,在安静基线状态、压力应激状态及结束休息状态下,了解HRV指标变化规律,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反馈组经过治疗后HAMD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 t =-2 O.10, P =0.04;t =7.88, P =0.01)。压力应激源刺激下,反馈组低频段(LF)和心率(HR)比对照组升高缓慢( t =36.13, P =0.02;t =14.88, P =0.02),在休息结束时反馈组的HR恢复速度较快( t =27.16, P =0.05)。结论 HRV生物反馈可以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HRV指标并改善情绪。应对压力应激刺激时,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敏感性,强化迷走神经活动,使个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达到动态的平衡,增强了应对各种变化的适应性能力。但HRV生物反馈长期效应的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