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57 | 下载0

对新近发现的块菌属一新种——攀枝花白块菌(Tuber panzhihuanense)子囊果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胰蛋白大豆培养基(TSA)对菌株进行分离.用毛细管电泳(HPCE)对所有获得的菌株的16S rDNA V3高变区进行筛选获得不同条带大小的菌株,对筛选出的菌株的16S rDNA进行测序,并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攀枝花块菌子囊果内可培养细菌在数量及种类上都表现出很高的多样性,所有细菌分属于5个门的11个属和20个种.在所分离到的变形菌门的细菌中,数量最多的菌株(49.68%)属于γ-Proteobacteria,其中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lurida为优势类群;其次为α-Proteobacteria,占37.42%,其中以固氮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和Phyllobacterium spp为优势类群.其余的菌株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3.22%)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7.74%),厚壁菌门中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代表菌群.酸杆菌门中的Terriglobus roseus(1.94%)首次从块菌中分离获得.

作者:万山平;刘培贵

来源: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4 年 3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57 | 下载:0
作者:
万山平;刘培贵
来源: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4 年 36卷 1期
标签:
攀枝花块菌 子囊果 细菌多样性 16S rDNA 序列分析 Tuber panzhihuanense Ascocarp Bacteria divcrsity 16S rDNA
对新近发现的块菌属一新种——攀枝花白块菌(Tuber panzhihuanense)子囊果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胰蛋白大豆培养基(TSA)对菌株进行分离.用毛细管电泳(HPCE)对所有获得的菌株的16S rDNA V3高变区进行筛选获得不同条带大小的菌株,对筛选出的菌株的16S rDNA进行测序,并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攀枝花块菌子囊果内可培养细菌在数量及种类上都表现出很高的多样性,所有细菌分属于5个门的11个属和20个种.在所分离到的变形菌门的细菌中,数量最多的菌株(49.68%)属于γ-Proteobacteria,其中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lurida为优势类群;其次为α-Proteobacteria,占37.42%,其中以固氮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和Phyllobacterium spp为优势类群.其余的菌株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3.22%)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7.74%),厚壁菌门中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代表菌群.酸杆菌门中的Terriglobus roseus(1.94%)首次从块菌中分离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