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9 | 下载40

视皮层可塑性被认为是一种研究皮层环路对外界环境经验可塑性的经典模式.尽管视皮层可塑性的研究已超过40年,但对其潜在分子机制的认识却是滞后的.近年来,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的研究成果证实,谷氨酸受体、神经营养因子、γ-氨基丁酸能神经回路、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细胞外环境、神经调质、生长因子、免疫/炎症系统信号通路及转录水平的后天修饰作用在视皮层可塑性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也为临床上治疗弱视及其他基于视皮层损害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罗瑜琳;吴小影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0 年 1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9 | 下载:40
作者:
罗瑜琳;吴小影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0 年 12卷 5期
标签:
神经元可塑性 视皮层 关键期 弱视 Neuronal plasticity Visual cortex Critical period Amblyopia
视皮层可塑性被认为是一种研究皮层环路对外界环境经验可塑性的经典模式.尽管视皮层可塑性的研究已超过40年,但对其潜在分子机制的认识却是滞后的.近年来,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的研究成果证实,谷氨酸受体、神经营养因子、γ-氨基丁酸能神经回路、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细胞外环境、神经调质、生长因子、免疫/炎症系统信号通路及转录水平的后天修饰作用在视皮层可塑性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也为临床上治疗弱视及其他基于视皮层损害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