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16

目的 探讨超微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结论 4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微剂量低分子肝素6U/(kg·次)皮下注射,每6h1次,至硬肿消退后停药.两组患儿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5 d,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两组复温时间、硬肿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复温时间分别为(6.75±2.83)h 和(9.45±3.25)h,硬肿消失时间分别为(3.98±1.85)d和(6.35±2.33)d,住院天数分别为(6.07±3.41)d和(9.83±4.6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更为明显[全血黏度高切:(4.42±0.52)mPa·s和(4.97±0.65)mPa·s,血浆黏度:(1.36±0.18)mPa·s和(1.61±0.23)mPa·s,RBC聚集指数:6.69±1.23和7.98±1.45,RBC电泳时间:(13.47±1.68)s和(15.39±1.75)s,RBC变形指数:0.98±0.18和0.83±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微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后,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确切,且无出血等不良反应.

作者:高超;朱爱红;袁玲

来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 年 31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16
作者:
高超;朱爱红;袁玲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 年 31卷 21期
标签:
血液流变学 治疗效果 新生儿硬肿症
目的 探讨超微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结论 4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微剂量低分子肝素6U/(kg·次)皮下注射,每6h1次,至硬肿消退后停药.两组患儿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5 d,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两组复温时间、硬肿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复温时间分别为(6.75±2.83)h 和(9.45±3.25)h,硬肿消失时间分别为(3.98±1.85)d和(6.35±2.33)d,住院天数分别为(6.07±3.41)d和(9.83±4.6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更为明显[全血黏度高切:(4.42±0.52)mPa·s和(4.97±0.65)mPa·s,血浆黏度:(1.36±0.18)mPa·s和(1.61±0.23)mPa·s,RBC聚集指数:6.69±1.23和7.98±1.45,RBC电泳时间:(13.47±1.68)s和(15.39±1.75)s,RBC变形指数:0.98±0.18和0.83±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微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后,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确切,且无出血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