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64

目的 比较甲氧明和麻黄碱对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母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氧明组和麻黄碱组,每组30例.入手术室先开放静脉,以8~9 ml/kg输入乳酸林格液.麻醉成功后,产妇转为平卧位,分别静脉注射甲氧明3mg或麻黄碱10 mg.记录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平面及注药后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体质量、身高、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平面均在T4~T6.麻黄碱组1 min Apgar评分为(9.5±0.5)分,甲氧明组为(9.4±0.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甲氧明组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27%(8/30)、17%(5/30),麻黄碱组分别为40%(12/30)、80%(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氧明3mg比麻黄碱10 mg能更加有效地维持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下产妇心血管系统的稳定,防止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

作者:吕霞

来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年 3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64
作者:
吕霞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年 37卷 3期
标签:
甲氧明 麻黄碱 剖宫产术
目的 比较甲氧明和麻黄碱对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母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氧明组和麻黄碱组,每组30例.入手术室先开放静脉,以8~9 ml/kg输入乳酸林格液.麻醉成功后,产妇转为平卧位,分别静脉注射甲氧明3mg或麻黄碱10 mg.记录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平面及注药后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体质量、身高、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平面均在T4~T6.麻黄碱组1 min Apgar评分为(9.5±0.5)分,甲氧明组为(9.4±0.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甲氧明组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27%(8/30)、17%(5/30),麻黄碱组分别为40%(12/30)、80%(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氧明3mg比麻黄碱10 mg能更加有效地维持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下产妇心血管系统的稳定,防止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